2010年12月31日

2011

2010年,家事幸福安康,国事比2009年顺利,天下事还算凑合吧。

2011年,家事我终于将要拿到博士学位了,是我们家同辈中第一个,很兴奋,谢谢;国事,我想想,中华民国百年,近二十年来你们是全世界华人的榜样,请努力,还请扩大自己的格局,不要只把眼界放在那个岛上;天下事,继续凑合就行了。

好吧,2011年,愿我能找到另一半,对我稍有好感的女同学们可以关注一下我,我其实还是挺稳重、贴心、帅气、阳光的~

祝所有人在2011年幸福安康平安喜乐。

2010年12月28日

一声叹息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诞辰,在这一天我们有必要来纪念这位20世纪的伟人。伟人,这只是一个中性词,代表他做了很多事情塑造了今天我们的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周遭天天都发生着很多让我们愤怒的事情,矿难、黑奴工、地沟油……。面对这些事情,社会上一直有一种很具代表性的声音在呼唤一个“毛青天”,比如重庆人对自己的市委书记的推崇,就让我看到了毛式的幽灵。某柴童鞋对此如是说:“这都是数千年来对清官明君的渴望。这种渴望延续了这么久,却一次又一次陷入周期循环。”

作为一个愿意去思考的人,我则开始渐渐对这些事情并不那么愤怒,我逐渐认识到,在现有的架构下,发生这些事情是自然的事,不发生才怪了。我现在逐渐认识到,其实需要思考的问题很明了,其实就三个问题:1、需要变成什么样;2、不变会怎么样;3、怎么变成那样。对于前两个问题,需要社会达成共识,对于第三个问题,需要社会体现智慧。

可悲的是,现在的社会对前两个问题远没有达成共识。比如,对于需要变成什么样,当很多人把问题归结到贪官头上时,他/她的答案是抓尽贪官;当很多人渴望一个清官时,他/她的答案是天赐给我们一个清官吧。显然这些都是很荒谬的想法。更为可悲的是,甚至在知识界,前两个问题的共识也没有达成。所以,当社会对前两个问题没有达成一定共识的时候,还不能奢谈第三个问题,远不是社会能展现智慧的时候。

然而,第三个问题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对于一个还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只要去看看很浅显的入门级读物,如林达夫妇的我最为喜欢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就能对前两个问题得出一些自己的结论。如果没有看过这套书的童鞋,我强烈建议看看里面某一章讲的那个收银机的故事,在我的前面某篇博文里有转。但是,对于第三个问题,不仅我自己也没有答案,甚至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一个好别人的解答。How to,I don't know。Who knows?Maybe Hu knows。呵呵

终于,我们可以扯到毛了。虽然,现在我还不知道第三个问题如何回答,但是,我知道,对于第三个问题最坏的答案是什么。这个最坏的答案一定包括但不局限于毛式革命、毛式管理、毛式清官传说以及多数人暴力,也就是毛式群众专政。。。

现在最恐怖的事情是,当我们还没有就前两个问题达成共识,还没有就第三个问题展现智慧的时候,事情就以最坏的方式进行了。这是我观察最近几年的社会现象,发现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大禹的爹鲧治水采用的是堵,水很快就漫出来了,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毛式再世,我只能一声叹息。这就是我纪念毛泽东的意义。

用毛式的话说,可能这就是小资产阶级对革命的恐惧吧,呵呵。

2010年12月14日

中成药

引言:中成药无效而且贵,医生为了利益还很喜欢开中成药,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中成药日益成为医药费高居不下的最大毒瘤。

昨天我去北医三院看病,医生觉得可能是痔疮破裂的问题,给我开了一种栓剂,同时在药单上还列着两种口服中成药,据医生解释,这是活血化瘀,改善静脉曲张的药,可以对痔疮“治本”。

我每次去医院,不管看什么病,感冒也好,外科病也好,药里面一多半的花费都是中成药,甚至有时候全是中成药。我每次都要用尽办法让医生尽量减少给我开中成药的数量,如果全是中成药,我就不废话,根本就不拿药。

中成药有效吗?

我们去看病,总是希望医生将我们的病治好,主要手段是通过正确的药物。然而,医生开出的这些药物对我们的疾病有效吗?

研究一下同一种病开出的西药和中成药的说明书,往往西药都是比较对症的,比如细菌性感冒开出的青霉素类口服药,为了退烧开的阿司匹林之类的退烧药等等;而中成药是否对症就有些问题了,比如病毒性感冒医生经常开的双黄连口服液,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药。所有声称可以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都说自己可以对付“风寒”感冒或者“风热”感冒,我问过的所有医生,没有任何人能给我说清楚,什么是“风寒”感冒,什么是“风热”感冒。

我们都知道,药物其实很难治疗某些疾病,比如外科病如痔疮,比如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前者一般最好的方法是手术根治;后者主要是靠自身的免疫力对抗病毒,世界上被证实对感冒病毒有一定疗效药物只是在禽流感和甲流事件中名声鹊起的达菲,其他药物都只是对病毒性反应比如流涕头晕等进行缓解。要承认,人类的药物发展水平就是如此,遑论中成药了。

从科学方法论上讲,要确认某个东西有没有效果,除了类似物理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从一个基础理论推导出来结论以外,最好的方法是做实验。做实验必须使得数据可信,这就需要用到“双盲法”以及数学统计方法。实际上,医学界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三期临床试验”或者称之为“四期临床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一个药是不是有效。除了青蒿素等不到5种所谓中成药通过了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以外,其他没有任何中成药通过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的检验药效。其实,就是青蒿素,也只是经过纯化的植物提取物,并非所谓“传统方式”烹制的中成药物,更和“祖国传统医学”毫无关系。

无效的中成药不怕病人吃出问题吗?

这里说清楚了,中成药的疗效是未被证实的。既然其实很简单就能理解中成药对很多疾病并无作用,医生当然就是为了经济利益,比如回扣,在“有用”的西药基础上开一些“没用”的中成药的。但是,我们知道,药物是不能随便乱吃的,医生怎么就胆敢多开一些药呢?难道他不怕病人吃坏了吗?

其实,再研究一下医生开的大部分声称有各种疗效的中成药的说明书,特别是对比西药的说明书来看,中成药的说明书告诉了我们这个奥秘。

从中成药的说明书上看,中成药的主要成分语焉不详。西药的药物主要成分一般来说非常清楚,某些西药甚至将药物主要成分的分子式都画在说明书上。而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往往写成“金银花、甘草、XXX、XXX”这种形式,遑论定量了。而且就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来说,我见过的大部分中成药都是在几种常用的植物如金银花、菊花、甘草等基础上加一两味不常见的药物。另外,药物的作用语焉不详。西药说明书上一般有药物动力学,起码应该写清楚药物在血液中的衰减期等等。而中成药从来没见过药物动力学这一说。

其实,大部分中成药仅仅是在常见的药物上增加一两味不常见的药物,由于很难有定量的检测手段,是否增加了这一两味药物也说不定。我听闻江湖传闻,某些中成药就是淀粉。不过这个传闻我不负责,道听途说而已。所以,这些药不能治病,但是也吃不坏人。你说你吃无非吃点儿金银花、菊花。我天天拿菊花泡茶喝呢,这种东西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为什么医生更喜欢通过中成药来增加收入?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假设,西药和中成药对医生都有回扣,为什么医生更乐意通过中成药来增加收入呢?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我们说的中成药是安全的,即便加几种也不会吃出问题。西药就不一样了,每种西药都有严格药物作用和药物动力学,这个说明书一般是药典的引用,不会乱写。一剂西药吃下去,在很大的概率上,药物的作用就会发生。如果没有发烧,医生乱开退烧药,很可能就造成病人的危险。而且,如果没有发烧,医生有任何理由开一盒退烧药吗?清清楚楚的说明书,让病人完全可以读懂,病人没有发烧,拿到一盒退烧药,不找医生理论清楚才怪。

其次,中成药的回扣更高。这个奥秘还是隐藏在中成药的成分定量语焉不详上。真正为一个病既吃西药又吃中成药的人可能有这个经验,西药的一盒可以吃比较长的时间,而中成药的一盒吃的时间要短得多。或者可以到各大医院的西药房和中药方观察,西药房发放药物每种药物给患者的盒数明显较中药房少得多。造成这个原因是,中成药由于药物含量不详,到底该吃多少就由药厂自己包装决定了,一盒20片,一次吃五片还是一次吃一片,都由药厂自己定。无良的药厂当然会定成一次吃五片。而西药既然不可以乱增加用量,那么一般是尽量减少包装的,因为可以通过浓缩等技术让药物更集中于一片之中,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让单位计量的药卖得更便宜一点儿,增加竞争力。

我们来算账,一盒中成药30块,一盒西药50块,而一盒中成药能吃两天,一盒西药能吃一个礼拜,哪个花费更多?那么,哪种医生拿到的回扣更多?

中成药已经成为医药费高居不下的最大毒瘤

在医疗体制不可能改的情况下,医生必然还是只能靠回扣维持生活。这里我要说清楚,不是每个医生都自己靠回扣生活,有时候药厂的返利是针对科室或者医院整个的。但是所有医生的奖金,一大部分都来自药厂的返利。请医生童鞋们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你自己是一个好医生,但是你可以算算,病人的诊疗费是不是足够支付你的收入?当然,其实,有些科室医生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是药,是各种乱七八糟的检查费,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医生既然靠药物的回扣生活,为了病人不会吃出问题,一定会开相对安全的中成药;为了获得更丰厚的利益,一定会开回扣相对最高的中成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如果不据理力争,每次药费,一多半都是中成药。

然而,某些部门甚至整个XX,又在“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名义下,提倡“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甚至这是作为XX的重大战略来抓的。在这种大方向就错误的政策指引下,多少蝇营狗苟的勾当就堂而皇之的产生了。

呜呼哀哉,苦的还是老百姓。

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童鞋们,可以自己去翻阅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有专门的中医药专题。同时,更多人的应该提倡对中医药“废医验药”的观点。

2010年12月6日

六年

从2004年12月8日,第一篇Blog开始,六年的时光,我写了295篇Blog(包括这一篇)。有欢喜悲伤还有一点点不知名的愁。谢谢所有关注过我Blog的朋友们。这六年,世界改变很多,我也改变很多。我想我会写下去,支持我的,是我对这个世界还未泯的一颗好奇心。

image

2010年11月29日

收银机和幸福

昨天和某些同学们争论了一下德先生的话题。我曾经以为林达夫妇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太过于简单,经过近20年时间,书中的一些浅显的道理应该已经成为社会中起码是我的同龄人的共识,可惜我发现不是。

这里贴两篇文章。

一篇是林达夫妇的《近距离看美国》第二本《总统是靠不住的》的第三篇《一个收银机的故事》,林达夫妇在这篇中介绍了现在商场中常用的收银机的来源的故事。我想说的是,一个好的体制就像收银机,不管它叫什么。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一些事情的发生,而不是促进一些事情发生。

介绍另一篇前,我要向昨天某位童鞋道歉,我记错了,德先生和经济发展并无关系,而是德先生和腐败有一个倒U型的关系。Sorry。另一篇是留美经济学者郭凯的博文《以经济的名义》。我想说的是,经济的发展,生活的美好,是你我以及更多人的共同努力得到的,如果幻想体制的改进就能让我们不劳而获,这就太过于幻想了。实际上,独立与个人奋斗恰恰是成熟的公民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其实,德先生作为一种体制,更重要的作用是它能够建立一个更加保险的收银机,防止一些事情发生,至于想促进经济发展生活幸福,还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至于,这个收银机是不是已经最保险了,显然不是,它当然问题多多,不断完善这个收银机,也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

林达《一个收银机的故事》

卢兄:你好!

来信收到。你在信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你说,如果说那么多从深思熟虑的哲学系统里产生出来的“社会理想”,在实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很严重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在“革命”之后,看上去还处于比较自然状态的,没有一大群哲学家的美国,在必要的时候,反而能够搞出一部二百多年不变的宪法,并且,平稳地选了四十几次总统,搞了几十次和平的政权交接呢?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简单地给你讲一个典型的美国式的发明小故事。

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商业活动之一,大概就是现金交易的大大小小的店铺了。但是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世界各地的店主们却无法解决两个颇为伤脑筋的事情。一是统计和计划。就是繁杂量大的库存无法经常清查盘点,结果也就无法有一个合理的进货计划。二是现金收入的记载。略具规模的店铺都雇有店员,他们天天时时和现金打交道。甚至每一个店铺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钱箱里的零钱不够了,雇员掏出自己的钱包,先垫出一些零钱,然后再从钱箱里取回来。当一个雇员从钱箱向自己的钱包里取回钱的时候,谁也不否认,他面对的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这真可谓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是,除了在偷窃被捉拿后由法律制裁以外,在如何预防的问题上,各种文化背景所产生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除了互相监督,突击检查,鼓励检举,等等,还有很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提倡从思想教育入手。这确实是另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认定从技术上的监督,只是一种治标的方式,而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要杜绝这种现象,还是必须从改造人的思想品质,从根子上去解决。因此,在加强法律制裁的同时,更要加强思想工作,加强教育和学习。毫无疑问,这种方法肯定是基于对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也肯定有它的积极意义。

我想告诉你的是,美国人通常是怎么考虑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呢?我们发现,在这类问题上他们的思维习惯往往是直直地从实际走向实际,而不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他们不习惯,大概也认为没有必要去进行更深的哲学思考。

他们想得很简单,既然放在眼前垂手可得的现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那么,常常有意志薄弱的人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只是在承认眼前看到的一个事实,就是,人是有弱点的,人是不可靠的。

这样的理解自然地把他们引向了另一条思路。他们会一心一意地从发明一个什么机制这样的角度入手。期待以一种机制解决人的不可靠性。他们认为关心人的“灵魂”这样的“重大课题”,是教师和牧师的事儿,而普通人只能解决实际问题。

美国的小店主们也毫不例外,他们也经历了久久的“小问题带来的大困扰”。终于,在一百多年前,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大概在南北战争以后不久,俄亥俄州一位杂货店老板的儿子在自己开咖啡馆时,深为上述困难所苦,在轮船上记录螺旋桨转动的一个机器的启发下,设计了一架能够把每一笔交易结果显示出来的机器,伙计和顾客都能看到显示结果。这样一显示,店员原有的小偷小摸的冲动就给打消不少。所以这种机器曾被叫做“廉洁出纳员”。经过改进,这机器功能迅速加强,不仅能够计算每笔交易的总金额,计算找头,还能把每天的每一笔账都记录下来。之后,詹姆斯卖掉了他的发明。

然后,新的专利拥有者,又使收银机有了一次关键性的改进。在收银机上设计了一个附有自动锁的放现金的抽屉,还有一个铃。伙计把每样东西的价格和数量打进去,机器自动相加得出总数,再把顾客递上的现金打入,机器自动计算找头,整个过程都显示出来。双方无异,一按键,随着一声脆铃,现金抽屉就自动弹了出来。如果你没按规矩做,那么现金抽屉是想打也打不开的。机器把每笔交易的全过程都记录在纸带上,在收银机的机制,顾客监督以及店主复查的三重管理下,你还怎么可能小偷小摸而不当天就被发现呢?

所以美国的顾客也很相信机器,几乎不对收银机算出来的结果置疑,更何况收银机印出来的收据有你的购物一览表,你回家后慢慢核对不迟。到美国后,从来没有看到顾客和售货员为价钱而有争执的。有收银机呢,争什么呀!

虽然这个早期收银机是机械式的,也笨重得很。我们现在还可以在美国的古董店里,看到那个时代的各色收银机。也真亏他们想得出来,在没有电子显示器的年代,他们设计了一个个小钩子上挂着表明价格的小数字牌。下面一按,价格牌就被晃晃悠悠地钩上来了。价格牌是两面的,里面的售货员和外面的顾客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早期收银机虽然显得笨拙,但是已经具备了现代收银机最重要的功能。每天店主们可以从记录上核对现金。从此,在收银机铛铛的铃声中,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小店主们的烦恼。在美国式的英语中,“响了一声铃”已经成了“做了一笔买卖”的同义词。

当时,美国生产收银机的公司宣称,他们的收银机铃声,就像美国革命的第一声枪响一样,将在几十年内就响遍全世界。尽管形容得有点夸张,但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确实看到,就连遥远的中国也开始用上了同样的收银机。

此后的收银机又经过了不断的改进。除了一系列的电子设备,在记录中还可以记上商品的代号,所有交易自动输入存货数据库,使得商店的统计与计划问题也得以一并解决。

收银机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就这样被一个非专家的使用者发明出来了。正由于他是一个平常的使用者,他才会在登记专利之后,早早地就以很便宜的价格,卖掉了他的专利和收银机的生产权。对他来说,去开发生产收银机,还不如卖他的咖啡省事呢。在美国,很多发明都是在这样一种非常实用的思想动机下诞生的。因此,这样的发明在美国可以说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件十分必然的事情。

我们以前在中国的时候,就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说是美国人要是遇到一件棘手的活儿,会先花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去发明一个机器,然后在剩余的时间里用这个机器把活儿干完。到了美国之后,我们发现,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说,这个说法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刨去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效率的因素。美国人好象确实比其他地方的人,更信赖一种机器或者说一种机制的作用,而不太愿意轻信人。

这怎么说法呢?例如,从一个非常具体细节的角度来说,美国人的工具特别发达。哪怕你是再好的工艺师,他会承认你作为一个手工艺艺术家的技术水平,但是从技术本身的角度来说,他更信任机器和工具的作用。当他需要的不是一个需要从艺术角度去欣赏的艺术品,而是一个实用产品的时候,他毫无疑义会放弃手工操作。他会宁可去买一台机器或者是一套工具,以保障一个技术动作的成功,也不会去雇一个高超的手艺人。原因很简单,人总是会犯错误的。

刚来的时候,我们很喜欢逛这里的建筑材料商店。很快发现店里的油漆部向顾客提供几十种油漆颜色的色标。你从中选了自己需要的颜色,拿上这张色标,售货员就可以马上给你调制好同样颜色的油漆。看到这里,你千万不要以为美国商店里都雇的是技术高超的八级油漆工。相反,调制油漆的小姑娘对此根本一窍不通。她所要做的只是查一下实验室事先做好的比例配方,照方办理即可。所以在美国从来没有听说过在这方面可以“拿一把”的“老师傅”。美国逻辑很简单,小姑娘手里的配方是不会错的,再有经验的老师傅也有出错的时候。

这样,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去看看收银机的意义。你可以看到,“人”的品质与素质,都不必再由雇主去操心。因为这一切都在收银机整个机制的监督控制之下。逻辑也很清楚。雇员必须作出交易记录,才能打开现金抽屉。必须按交易的实际情况作记录,才能通过以自己切身利益为原则的顾客监督。一天下来,店主核对一遍。不论是由于人的素质问题造成的差错,还是由人的品质问题造成的现金短少,都可以马上被发现。在发生几次之后,雇主就可以换人了。也就是说,是一种机制保障了雇员的工作质量。

之所以我把收银机不仅仅称作是一个机器,而称它为一个机制,这是因为收银机的设计者已经把顾客的利益和顾客的监督,也作为设计一个部分给放进去了,实际上,就连雇主从利益出发的每日核查,也成了这个机制的一部分。少了任何一个部分,它就不可能如此成功。

于是,在这里,人可以是不可靠的,但是,一个收银机却保障了对于不可靠的人的筛选,以及对于不可靠的行为的监督和控制。

现在,我们再回到你所关心的问题。美国革命之后,当美国人也迫不得已需要建立一个中央政府的时候,他们是循着怎样的思路去做的呢?

上一封信里,我已经谈到过。独立以后的美国,立即又分散开来,回复到一种自治程度很高的状态。对于老百姓来说,与其说美国是一个国家,还不如说他们所居住的州是一个国家。事实上,当时的美国十三州,活脱脱就是十三个小国家,它们各自有自己的民兵,印刷发行自己的货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象是国家之间一样互不相让。例如,纽约州和新泽西州面积都不大,两个州紧紧地靠在一起。结果,纽约州决定对出入本州水面的外州船只收税,新泽西州就马上决定对纽约州建在他们州地面上的一个灯塔也课税。当时的美国人所关心的与其说是美国,还不如说是家乡家庭和自己这样更为具体的东西。

尽管如此,美国毕竟已经是一个国家。国旗国歌这样象征性形式化的东西可以慢慢再说,但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已经事实上使美国面临危机。这样的危机当然有整个美国的财政金融市场的无人协调的混乱,更有对于可能发生的外部侵略和内部冲突无人应付的问题。

在1787年,在美国“独立宣言”发表十一年之后,在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四年之后,“出走”的娜拉才结束一段散漫随意的生活,坐下来思考“以后怎样”。这一年,除罗得岛以外的十二个州的55名代表,终于集中在费城,关在一幢普通的房子里开会,他们在里头一关就关了几个月,这就是著名的制宪会议。

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在试图建立美国第一个中央政府。他们是循着怎样的思路去做的呢?现在,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他们只是在设计一台“收银机”。

现在想来,说是美国人没文化,在那个时候可也真没有冤了他们。直到这个时候,这些被今天的美国尊为建国之父的人们,仍然一点也没有考虑过要提出一张完美社会形态的蓝图。他们也没有想过,如果有一个美好的社会目标在前面指引,美国人民将会多么精神振奋,团结一致,有个奔头。而一改他们自由散漫,自行其是的“历史弊病”。

可惜,他们错过了这个重大的历史时机。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人,也就和两百多年前的美国人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至今,他们也没有一个建设共同理想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没有类似的好东西在哪里指引着他们。一副走到哪儿算哪儿的劲头。

如果大家认为,今天的美国应该有一个某某主义的社会标签的话,那也决不是当初的建国之父们给美国人民指点设计的完美目标。他们实在是自然而然地就走到这一步的。所以,他们将来还要往哪里去,他们也心中一点没数。

所以,我们的美国朋友们真的一点也不象我们那样,从小就对社会的发展形态了如指掌,心中时时有个科学的谱儿。知道自己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已经从哪里来,正要往哪里去,而且是必然地要奔到那个社会去。这些对于美国人,纯属天方夜谭。他们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种对于社会发展的说法,他们觉得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而且他们知道此外还有各种其他的说法。至于种种不同的说法,对于人类社会的将来所做的各种预测,他们很少有信的,就是“信”起来,也都是各“信”各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建国之父们真是够不负责任的,我一直想不通,他们怎么就能够对这么大一个国家,一点不作目标规划,让老百姓们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呢?

你一定也会奇怪,身为建国之父,一般自然就应该有建立一个“理想之国”和“完美社会”的雄心,他们怎么就偏偏是个例外。也许,首先,他们确实没有这样深的哲学理论思考。其次,他们的自我感觉并不是非常良好。他们甚至没有认识到自己是高于美国大众的一群“领袖级人物”。他们感觉自己只是被本州老百姓推出来的人民代表。他们和普通美国人一样,对于“独立宣言”上面代表着他们朴素要求的那句话,“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居然已经十分满足,再也没有更高一层的理想和抱负了。而我看来看去,还是觉得“独立宣言”那句话所表达的理想,只是一种低一个层次的个人理想,而远不是一个宏伟的社会理想。

再看他们的制宪会议,其气氛与你我所想象的一般类似情况,也实在相去甚远。

我曾经想象过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开国元老功臣坐在一起。他们好不容易经过浴血奋战,如今江山在握,又重聚一堂,共同策划建立一个中央政府。怎么说这也是大展宏图的喜庆场面。可是,事实上,几个月的制宪会议,始终气氛凝重。一份沉沉的忧虑始终压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头。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给美国建立一个新的中央政权是一件“喜事”的话,他们早就该急急忙忙去操办,也不用拖到几年以后的今天了。

照说,他们既然没有什么“崇高的社会理想”,设计蓝图的任务也就轻得多了。那么,他们还忧虑什么呢?他们忧虑的竟然就是那个“独立宣言”里简单的个人理想不能实现。他们要的东西很简单,没有什么深奥的。所以,他们对于自己不要什么,也就比较容易搞清楚:他们不要阻碍上述的个人理想能够得以实现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就是专制与暴君。

但是,一个集中的中央政权如何就能保证不演变成一个专制的暴君呢?这是几年来他们一直没有解决的难题。所以,他们也一直在躲着这个难题。如今,他们并不是已经找到了解答,怀着胸有成竹的轻松心情而来,他们是被现实逼到这个制宪会议上来的。所以,会议桌上始终笼罩着一团愁云。

这团愁云并不是毫无来由的,他们眼前有一个现成的前车之鉴。这就是在发生在一百多年前,他们都很熟悉的英国革命。当时,北美还是英国殖民地,所以,这段历史就如同是发生自己“兄弟”身上,对大家都意义非凡,产生的刺激也特别强烈。

在英国革命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重要人物克伦威尔。他在国会反对国王的革命中,从一个国会议员到组织一支无往不胜的军队,成为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但是,在革命获胜,共和之后,他很快持军权实行独裁统治,宣布自己是“护国公”,成为英国历史上无数暴君中的又一个暴君。当时的英国早已熟悉了三权分立的理论,既有国会也有宪法,但是克伦威尔照样独揽了国家的一切实权,动辄解散国会,宪法形同虚设。英国“革命”硝烟未散,英国人就又一次失去了自由。“革命”的结果只不过是换了强权人物,只是不叫“皇帝”而已。

如今,他们坐在一起制定美国宪法,克伦威尔的幽灵就在他们面前飘荡。他们一定预见到了“中央政权”一经形成,就会利用手中的国家资源自我扩张。政权本身就会变成一个具有最强生命力的怪物。但是,我常常会怀疑,在一切技术都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美国,他们是否可能预见到后来这个国家的发展。如果他们能够预见到今天美国的模样,预见到今天美国政府的超级规模,他们是否还会有勇气,为这样一个“巨无霸”的诞生作助产士?

不管他们何等忧虑,几年来的事实使得争执变成共识。他们没有退路,只能一起坐下来,不完成宪法,不走出这间屋子。

说真的,我第一次读著名的美国宪法,才读了一会儿,就改“读”为“翻”了,一翻就速速翻完放下,再也不想去碰它了。它和我原来想象的太不一样。这个宪法文本极其枯燥,里面甚至一点没有通常的国家最高大法都应有的关于立国之根本的大道理,也没有什么华丽漂亮的说词。这个宪法真可谓典型的美国风格,它是用大白话写出来的,活象一张权力结构的设计蓝图。一句句话单调得如同设计图上的线条和数字。

你知道我这个人,最怕看单调枯燥的东西。所以这一放我就放了很久。直到很久以后,我看着美国政治舞台上一幕幕活生生的演出,终于意识到这五花八门的悲喜剧都是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是和这部二百年来不曾修改的宪法有关的,我才硬着头皮正襟危坐,认认真真把它读完。然后,居然又读了一遍。这一读,还真从枯燥中读出不少味道,真是出乎我自己的意料之外。

我的感觉,这就是一个设计精巧的“收银机”。它的设计思想说穿了非常简单,这和我前面介绍的收银机的设计思想别无二致。那就是,坦白地承认一个事实,人是靠不住的。必须用一种机制去删选不可靠的人,同时用这种机制去限制和规范人的不可靠的行为。

因此,用不着对权力本身去作什么定义和思辨,这些对于美国人都成了多此一举的废话。他们只知道实实在在地想,如果这个“收银机”的设计是成功的,那么,权力自然还控制在老百姓手里,不说也罢。如果整个设计失败了,那么,你在宪法里再废话说这是人民的政府,也是白搭。于是,一番本来可以放着看看满漂亮的话,就让他们给省略了。

他们设计的第一步就是权力的分割。立法,行政,司法这三大权力的分割,就是这样产生的。他们还远远不满足于此。还对这三大分支又一层层继续切割。使得这三个个权力分支活象菜刀下的三根胡萝卜一样,被切得截截分开。联邦,州,市,县,直至鸡毛小镇,都拥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权力构架。它们之间没有条条结构的上下级关系,它们都是独立的,各自为政的。

例如在美国的司法系统中,联邦法院对地方法院并不存在领导关系,司法系统并不是一根完整的胡罗卜。各个州有他们自己的州宪法,州一级的最高法院大法官和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任命的,而是该州的老百姓根据他们的州宪法选举产生的。

权力切割的原则就是,宁可切得支离破碎,自相矛盾,也不要全面统一,高度集中。

尽管有了权力的分割,他们仍然担心,统一的联邦政府是否会变得大权独揽,象英国国会一样,向地方上课以重税,使各州日子难过。他们还担心经过分割以后的权力,其中的某一分支仍会伺机自我膨胀。他们已经看够了英国的政治闹剧,在那里,尽管有着类似三权分立的结构,但是,权力分支时时都会膨胀,行政一膨胀就解散国会,国会一膨胀就推翻行政,搞得国无宁日。打开英国历史,一大堆走马灯一样的上台下台,还没看头就晕了。他们可不想让美国也蹈其覆辙。

在联邦政府的三个权利分支里,最让他们不放心的就是行政机构的总统了。因为,尽管经过了权力的分割,要使行政分支成为政府一个有效的执行机构,仍然必须使它握有诸如军队,财政等等大权,而总统就坐在这些大权的顶端。这些权力,在他们看来,无异于钱箱里的现金,怎么才能防止总统不被诱惑,不在条件合适时也利用这些权力做一回帝王梦呢?

对这样的担忧你一定不会感到奇怪,也不大会有哪一个中国人认为他们是杞人忧天,因为这样的历史对我们都不陌生。这使我想到袁世凯称帝的故事。你想象一下,他看着皇帝的龙椅,知道自己只要向前走那么几步,一转身,坐下,从此,所有的人就都得给自己叩头了。对于他,这是多么挡不住的诱惑。而他身边那些文官们,只需轻轻推他一把,从此,也就从一个普通官员变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了。他们又怎么会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推。那帮小妾们,只要上前一扶,一回头,她们也就都成了王妃娘娘了,她们怎么会不去扶。这是多么迷人的魔术。

大家此后对于袁世凯“短命皇帝”的嘲讽,我常常怀疑只是一种自我安慰。我可从来不敢低估皇帝的生命力,更不敢低估中国人对于皇上的接受能力,而且,总会有一帮人孜孜不倦地告诉老百姓,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皇上。

我们还是回到美国的制宪会议吧。美国的建国之父们知道,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而美国这个新生儿却会生长并且长久地存在下去。子孙后代的美国人将要经历无数个总统。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后代,以及在未来怀着同样理想将要进入这个国家的人们做点什么。否则,这些人的个人理想无疑迟早会被葬送。

我们都很熟悉聪明绝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我们小时候都是从“科学家的故事”之类的书里读到他的。避雷针就是他的发明。但是,实际上他还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曾经参与“独立宣言”的起草,成功地在独立战争中到法国为美国募款。他这时也是制宪会议的代表之一。他当时说过一句颇有代表性的话。他说,我们知道我们自己选出的第一个总统是个好人,可天晓得以后将会出来些什么货色。

他们不愿意寄希望于对未来的总统们个人品质的信赖。在他们眼里,权力无疑就是强腐蚀剂的代名词。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对于他们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他们仍然坚信,人是靠不住的。即使选上来的确信是个好人,如果没有监督机制,依然不能保证在权力的腐蚀之下不发生变化。

在这里,你可以发现,美国开国者们对于腐败的忧虑,从根本概念上来讲,和我们从小所熟悉的要“拒腐蚀”的忧虑,是不在一个着眼点上的。他们的出发点,不在于定位一群“革命者”有可能受到来自外部社会,诸如“香花毒草”或“大染缸”之类的“腐蚀污染”,而是着眼于来自权力机构本身可能发生的内部变化。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威权的催化作用之下,无法不保证“总统”不逐渐演化为事实上的“皇帝”。因此,即使是被他们公认为是“好人”而推选出来的第一个美国总统华盛顿,也从一开始就被置于他们所设计的整套机制的监督之下,没有过上一天随意用权的日子。

基于上述考虑,他们又着手改进他们的“收银机”。除了分权以外,他们又在整个权力结构中设计了一套内在的,与整个权力结构同时存在,同时工作的“安全刹车装置”,以防止联邦政府演变成联邦暴君。

这套“安全刹车装置”就是美国权力结构中的所谓“制约与平衡”,或称之为“制衡”。也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争执和妥协以后,在宪法中故意作出一些规定,使得政府任何一个分支的法定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个分支的制约,三大分支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能在权力的比重上大于另外两个分支,从而不可能掌握绝对的权力。

我上次信里曾经讲过的克林顿选司法部长遭遇的困境,实际上就是总统和国会互相分权与制衡的结果。行政和立法两大分支的工作密切相连,他们之间每分钟都在演出合作和反对的戏剧。宪法给他们规定了各自的地盘,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同时又谁也不能越界。相比之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看上去要清高得多了,他们不大抛头露面,也并不在电视上大出风头。但是偏偏就有这样的时候,参众两院好不容易通过了法案,好不容易让总统也签了字,眼看着可以实施了,却突然冒出最高法院宣布,此法案违宪,就这样作废了。

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一独特的对于立法的“生杀大权”叫做“司法复审”,它没有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却是分权与制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后来的美国人在宪法的实行过程中,根据宪法的精神,对“收银机”设计的完善。也就是地道美国产的“收银机”上附带的又一个制动闸。

就在这个装了大量制动闸的“收银机”设计即将圆满完工的时候,就象我在去年的信中所谈到的,他们仍然对人民的个人理想能否得到保证不能最后放心。尽管在当时,联邦政府的规模还小得可怜,但是,他们深知它潜在的巨大能量。再三讨论之后,终于在原定只讨论政府结构的宪法中,补充确定了人民自由权利的十条宪法修正案。它所起的作用我已经在去年给你的信中详细介绍过了。在这里,我想补充的是,这十条修正案从正面看,它是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公民权利,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是在政府权力结构之外,在限制政府权力的同时,又以民间制约的方式,再加了一套监督机制。

在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分权和制衡远远不止所谓的三权分立。宪法中规定的权限划分和规则也仅仅是美国这个大社会分权与制衡的一个缩影,一个象征。二百年来,分权和制衡的原理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只不过没有像在宪法中那样明确规定罢了。这无疑就是美国这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来源复杂,文化多样,最有理由不稳定的国家,却始终十分稳定的原因。

“收银机”终于设计完成了。美国的建国之父们,在三个多月的会议之后,终于离开了这幢历史性的小房子。在离开的时候,他们依然神情凝重。他们谁也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们为历史做了什么,也顾不上去多想这一类的问题。

在几个月的会议期间,他们不知道为了整个设计的条文细节,发生了多少争执,也不知道为了争取州一级的权力和本州民意的表达,费了多少口舌。最后,为了权利法案能早日进入宪法,又争得面红耳赤。此时,他们却只顾匆匆地赶回各自所属的州去。因为,只有在各州表决通过之后,这部宪法才能正式成立。他们必须赶回去,向家乡的人民解释他们的设计,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个工作就整整耗费了他们后来的三年时间。直至1789年,这部宪法才正式被宣布为美国的基本大法。

我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总是觉得这儿有些什么东西有悖常理。

首先,一般的国家虽说是一班人打下的天下,但是,总有一个领袖气魄的人冒在上面。所以在最终,总是能够确定一个人称之为国父。但是在美国,居然出来五十五个国父!华盛顿是在独立战争中自然“冒出来”的。但是,战争一结束,还没等人们从战争的惊怵中缓过神来,考虑什么国父不国父的问题,他早已经交出军权回家去了。于是,后来的美国人习惯把制定宪法的这五十五位人民代表尊为国父。这总使我感觉有些不太寻常。

其次,不论从会议的情况,还是这五十五名制宪者此后的表现,都看不出他们对于自己在独立战争或是建立政府的过程中的功绩,有什么起码的正常认识。尽管包括华盛顿在内,他们中有好几个人先后当选总统,但是都是后来象所有其他候选人一样,竞选后通过正常程序被老百姓选上去的。整个制宪会议,政府的章程就是他们给定的,居然他们没有一个人想到,这是给自己占一个“位子”的大好时机。他们为自己州的利益去争了,他们为每一个美国人的个人理想去争了,然后,制宪会议就这样结束了。没有论资排辈,没有为今后的政府席位作出任何安排设想,甚至就连一点暗示都没有。他们竟然就这样草草上路,匆匆离去!

也许,正是他们的离去,给这个“收银机”的正常启动,按下了第一个启动按钮。

但是,这个“收银机”是否就能正常运转下去呢?

等我在下一封信中再回答这个问题吧。

好!

林达

——————

http://www.kaieconblog.net/2008/05/29/9718/

郭凯《以经济的名义》

两年前,蒋亚平先生在哈佛访问的时候,在他家里每两个星期组织一次沙龙,来的是哈佛和MIT的一些学生和在这边访问的一些国内学者,偶尔还有国内暂时路过波士顿的一些访客,比如说林毅夫,樊纲等等。每次都有一个主题-比如说宪法和宪政,民主和经济,土地问题,一到两个人事先要准备然后主讲,但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在讨论,辩论或者争论。来的人主要是学经济,社会,法律和管理的,不算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哈佛MIT学生学者群体,但对我们关心的问题而言算是一个相对好的知识结构。民主和经济是我和一个法学院的人负责讲,其实是法学院的人为主,我为辅。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人能比法学院出来的更能言善辩的了。

在那次关于民主和经济的讨论中,我和法学院的那位兄弟其实是有一些分歧的-我们的根本分歧在于,我觉得民主好,但说民主好的理由中不应该有“民主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条,那位法学院的人认为,民主好,而且民主理所当然应该有利于经济(增长)。

从理论的角度说,民主确实有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有了民主,政府就不可能随意践踏私人权利,就不太可能太腐败,就不太可能做太多和老百姓利益相违背的事情,政权可能就更稳定,这些从理论上都是应该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这也是那位法学院兄弟一直论证的,我完全同意。

但是,理论归理论,我几乎看遍了所有关于经济增长的实证文献,总的结论是民主和经济增长没有什么关系(我稍后说倒U曲线)。我记得自己四五年前第一见巴罗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就是民主以及教育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当时以为巴罗这个很右的人会觉得民主会有利于经济增长,他没有那样说,他说(大意):我当然希望是这样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韩国起飞的时候还是军政府独裁,台湾也是一样还在蒋经国治下,新加坡一直是个威权政府,中国你当然是知道的。我自己的研究是没有发现民主和经济增长有什么显著的关系。如果有,还是反过来的。越民主的国家增长越慢(在控制住其它因素之后)。我的解释是民主是个奢侈品,大家有钱了,才愿意牺牲经济增长来换回民主。

巴罗其实还有一个民主和经济增长的倒U曲线的版本-从完全不民主到有一点民主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但是从有一点民主到很民主反而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这个结果是他用来解释上面那个非常不好看的民主减缓经济增长的结果的,但这个倒U曲线即便在统计意义上都是很弱的。事实上,我已经说了,民主和经济增长其实根本没有很强的关系,这应该是学界的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把眼光放得再长远一点,比如像Acemoglu等人那样看几个世纪,而不是像巴罗那样看50年或者60年,你也许可以论证只有民主政体才可以持续稳定的维持长期的增长。但至少我的阅读告诉我,如果你要看几个世纪的历史,政治制度的内生性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不可忽略的事情,换句话说,是增长导致民主还是民主导致增长变得不那么容易厘清。还有一件不容易厘清的事情是民主只是制度的一部分。Acemoglu等人,事实上可以上溯到诺斯或者斯密,论证的“制度导致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并不是狭义的民主,他们更侧重的其实是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这些都未必和民主有直接的关系。民主当然是可以用来维持一个好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但不是必须的。威权国家可以一样保护产权和市场,大家最爱举的例子就是新加坡。

我这一段本来是想说,事情如果反过来说,还是很有希望的,也就是经济增长是可以导致民主的――这(曾经)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治学家。但我在Acemoglu浩如烟海的最新文章中,发现了他很快就要在AER上发的一篇Income and Democracy,他的基本结论是:过去的实证研究说收入增长导致民主的结论都是错的,如果你控制住其它因素,这个关系其实是不存在的。我相信这篇文章又会引起学界的一片“腥风血雨”,最终谁能获胜我是没法看清。不过我本人是更倾向于相信经济增长,特别是私人财富的增长是会导致民主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对中国走向民主化很有信心。

总而言之,我认同民主,我认为民主化是中国应该走的而且必然将走向的。我事实上还是一个乐观派,我觉得二三十年就能见分晓(我碰到过很多激进派和很多悲观派,所以我觉得自己属于乐观派)。但是我不同意这样一种民主观:民主好所以民主是有利于一切的,特别是利于经济的。民主自身足以支持其自己,不用再以经济的名义给民主化一个理由。

2010年11月12日

博客系列之两个女人

从很早开始,我就想介绍一下我喜爱的博客。在这个信息快捷但廉价的时代,在这个微博逐渐兴起的年代,我总是认为,博客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微博所承载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固然重要,但将片段的思想总结成系统,博客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幸好,在这个时代,仍然有许多优秀的博客写作者在默默的传递着他/她的思想,让我们不用迷茫在浩如烟海的微博中拼凑其思想的片段。

这一篇要介绍的是两个女人,我很喜爱的两个女人,一个叫做刘瑜,一个叫做柴静。我不认识她们,只是她们博客的读者而已,所以,这种喜爱不是男女所谓的喜爱,而是一种敬佩之情。

刘瑜,网上的名字叫做醉钢琴,优秀的政治学者。在她的笔下,制度这个枯燥的政治学名词,变得如此的生动活泼,变得如此的和蔼可亲。她时不时会讲两个故事,她时不时又看似平淡的给两句评语。但是,透过一切生动活泼,力透纸背的是理性,是严谨的结构与严密的逻辑。即便是最严肃的学者,也很难抓到其文章中的漏洞,虽然看起来每篇文章是那么的信手拈来。读醉钢琴的文章,如饮甘霖。我仔细想过这种畅快的感觉来自于哪里,我想,这来自于她对所讨论的问题已经完全高屋建瓴,谋篇布局,韬略自在山人内心,连面对最深奥的名词都游刃有余,最这样的气度,写起“科普”来,怎么能够不精彩?这,可能就是一个真正的优秀的名门出身的政治学学者的风范。

醉钢琴的博客“情书”:http://www.drunkpiano-liuyu.net/

柴静,可能更加被熟悉,央视的记者、主持人。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也是一位优秀的博客写作者。无疑,从理性的标准去评判柴静,柴静是不及格的,无怪方舟子把柴静称为“文科大傻妞”,不无道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柴静的喜爱之情。在柴静的笔下,你能看到她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能看到她的犀利。她时而具有春天般的温暖,时而又像一把匕首,直插进那重重黑幕。我想,这背后是一种叫做“爱”的东西。她爱这个世界,她爱身边的人。佛教阐明了这种“爱”其实是一种不忍,不忍之后,则是金刚怒目。尽管,土摩托(另一个我很喜爱的博客作者)告诫我们,宗教式的“爱”是值得警惕的。但是,在一个缺乏爱的犬儒的环境中,这点儿爱弥足珍贵。我更想说的是,在爱的背后,柴静所展现的是正直与勇气,当一个柔弱的女子,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会金刚怒目的时候,值得我们致敬。

柴静的博客“观察”:http://www.bullock.cn/blogs/chjguancha/

这两个女人,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女人,台湾的龙应台。我看过龙应台年轻的成名作《野火集》。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刘瑜和柴静,其实已经超越了1985年写《野火集》的那个和她们年龄相仿的龙应台。刘瑜以她学者的风范,严谨的结构,背后深厚的理论功底,超越了当年呐喊的愤青似的龙应台。柴静以她记者的敏锐,深入第一线的职业态度,细致入微的观察,超越了当年从国外回来只知身边事的龙应台。

其实,我很喜欢龙应台,很喜欢她那本让我哭着看的新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但是,在这里,我更想强调我所喜爱的博客最重要的标准——专业!我想,这就是我选择刘瑜——一个专业的政治学学者和柴静——一个专业的记者作为我的博客系列的开篇的原因。但愿你能听出来我对某些著名博客的批评。

2010年10月30日

热力学第二定律所引发的讨论

昨天和cc的讨论涉及到一个科学哲学的问题:我们如何理解物理规律在世界上发生的现象当中的作用。

物理定理,或者说物理规律是什么,是我们可观测到的世界正在满足的运行规律。在没有发现反例之前,我们认为,世界在按照所有这些规律运行。这里我们谈到的规律是指那些比较确定的规律,不去谈那些还在争论当中,还有进展的规律。

那么,我们所谈到世界上任何现象是否满足某个规律,按照前面所述,最自然的推论是,只要这个规律是正确的,那么世界上任何现象(在可观测的范围内)肯定符合这个规律。

但是,如果我们要用这一系列规律来解释某个实际的现象,我们就必须考察,哪个规律在起主要作用。因为,往往只有一小部分规律会起到主要作用,其他大部分规律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找出哪些规律起支配作用,正是物理学家,或者其他科学家,在研究一个现象时所需要研究的其中一个主要方面。

昨天的争论谈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简单的说实际上是给熵这个概念定了一个界限。就是,在孤立系统中,熵一定增加,或者说,无论任何人做任何努力,熵都不会减少。(这两者有一个是否能维持的区别在里面,我们这里抛开这个区别)。为什么要在孤立系统呢?就是因为要排除所有外界因素的影响。这里,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是描述了一个规律。我们还可以深究这个规律的得出。这个规律虽然是从热机模型中得到,但是我没记错的话,可以从粒子系统的统计中推导出来。那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可以这么说,排除所有外因的影响,无论你做什么努力,由于万物都是粒子组成,微观粒子系统本身的规律就让熵不可能增加。

cc在最初版的博文中,错误的将生物的生老病死,归结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影响。诚如我们第四段谈到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生物的生老病死这个现象中,并没有失效。但是,生物系统是如此的复杂,影响的因素是如此的多,粒子系统随机统计行为对生物生老病死这个现象中所起的作用甚微,如果从量化上讲,量级差太远,作用微小到可以完全忽略掉。所以,cc这样推论是不对的。

当然,生物的消解和粒子的熵增加这两者从粗浅的理解看,比较类似,所以,我建议cc加上“类比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生物的生老病死也……”。推论是一个严格的逻辑过程,类比是一个文学化的过程。切不可将类比当作推导,这就是cc所犯的错误。当然,我觉得cc这样文学化的类比很像知音体,这是另一个问题。

这就解释了后来的争论,生物的现象当然受限于物理规律,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起支配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热力学主要还是在探讨简单物质,因为像生物系统这样的系统,对热力学理论来说,太复杂了,在没有新的数学工具之前,我觉得几乎很难做有意义的探讨。

我记忆中,有一种叫系统论的东西,专门探讨过物理和生物的关系,好像据说物理和生物是两个层次,物理在低层,生物在高层,高层由低层组合,却产生了很多有趣的自组织现象,所以产生了一些低层系统所不具备的性质。咦,这听起来不是cc研究的东西吗?我真的不了解了。

围观cc的原贴和我们的讨论请移步http://www.kaixin001.com/diary/view.php?uid=9290173&did=37686692

2010年10月28日

“采”“採”辨

刚才看了一篇讽刺简体字的打油诗,别的不说,其中一句实在是谬矣。

这句是“采(採)花不須用手摘”。

的确,繁体字里,“采花”应该写做“採花”,但是,打油诗的作者显然对中国文字没有了解,“采”字怎么会没有手呢?采字上面是一个“爪”啊,爪者手也。

而且,但凡是对中国古文字有些微了解的人都会立刻蹦出一个怀疑:采一定比採字来得老。这从两点可以看出来:

1、採字是一个形声字,声部是采,如果没有采,哪来的採?

2、采的字形是六书里的会意,而採的字形是六书里的形声。采这个字,上面是一个爪,下面是一个木,爪和木都是象形字,从会意的精神来看,这个字的意思应该就是“手抓木头”的意思。而採这个字,左边是手,右边是采,是个典型的形声字。中国古代很古老的时候还会大量产生会意字,后来大量产生的就是形声字了,几乎不产生新的会意字,也就是,会意字比形声字看着老,这一点很难错。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采的古意是什么。

这就要动用到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采 捋取也 从木从爪 倉宰切”。说得多好啊,捋取也,捋(正音读luo)这个字大家可能不认识,举个例子“关公是美髯公,所以戏台子上把关公摸胡子都叫做捋(戏台上读lv,同吕)髯”。捋取,不正是现在我们用的这个“采(採)”字的意思吗?再查查说文解字,却没有採这个字。这说明采字是汉代以前就产生的,採字是汉代以后才产生的。

那么,我们再深究一下,看看康熙字典怎么说:“按 採本从爪从木 爪即手也 後人又加手作採。”

啊哈,终于找到了,採的古字就是采。不是要复古吗?请用采别用採吧~

其实,中国字在古代总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这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从认识简单到认识复杂精细。当认识越来越精细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需要更多的字去准确的描述我们这个世界,去区分世界中的各种事物。比如中国字里面以虫为意旁的字特别多,以玉为意旁的字也特别多,前者为了区分不同的类虫子的生物,后者为了区分各种类似玉的石头。但是,这个趋势建立在一个条件基础上,那就是我们需要用单音节的字来表意。

而以我了解,起码从元末明初有小说话本开始,中国话就从单音节字表意为主逐渐变成多音节词表意为主了。显然,多音节词表意要丰富有趣得多。比如“母大虫顾大嫂”比“母虎顾氏”有趣太多了。所以,演变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汉语几乎都是双音节词或者多音节词了。既然一个词可以用多个字表示,那么为什么还要进一步复杂化字呢?比如,我们可以说“菜花蛇”而不用造一个生僻根本无用的“蚦”字吧~(这里“蚦”不是“菜花蛇”而是一种可食用的大蛇,至于什么蛇,说文解字没说,我也不知道)。

如果我们使用的都是多音节词了,那么把一些不常用的字简单化一下用一些更简单的字替代不是更好吗?比如,颱风的“颱”字只有在表示颱风这个意思的时候才有用,那么用“台”字取代,既不会产生歧义,又减少了我们多学一个复杂的字,不是挺好的吗?其实,叫做“台风”还增加了别的趣味,比如我们可以理解成“从台湾来的风”,实际上,刮到大陆的台风多半还真是从台湾来的,所以这样理解不是很正确很有趣吗?

为什么要反对简化字呢?简化字并不妨碍学习中国古代文化。要是谁真的热爱中国古代文化,不妨自己多学一下繁体字,并不困难。不需要让全民跟着小众一起掉书袋吧~

退一步说,反对简化字也可以,请不要犯“采”“採”这种错误。

2010年10月27日

两件事儿

好久没碰某些话题了。

一件事儿是人民日爆明天会发一篇署名“郑青原”的文章,题目很诱人“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这篇划时代的著作在这里: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3056063.html

我先说,为什么明天发表的文章每次总是今天就透露呢?真好玩~

话说回来,昨有“石一歌”,今有“郑青原”。我想“郑青原”者“正清源”也。这篇头版文章给一个恰当的评价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或者更详细一点儿评价就是,小改可以大改没门儿!其实,小改可以,不改也行。但是萧规曹随的政策总有走到走不下去的那一天。怎么办?历史的经验是,早改比晚改好。当然,也可以“留给后人解决”嘛,反正说不定走不下去的那一天不会在近年内变为现实。有些人可以继续做着梦吧,天天吃饭的时候祈祷一下这个情况真的别变成现实。我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但是我愿意和你们一起祈祷这个情况真的别变成现实。

另一件事儿是某官方背景的媒体发表了一组配套文章批判了一下某奖发错的事儿。

其中一篇在这里http://news.china.com.cn/txt/2010-10/26/content_21202476.htm

你说某奖怎么搞的,主席老眼昏花念错了?真是不应该啊~别气得搞炸药的化学家爷爷坐起来。

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事儿,你看我的思路跳跃吧,我要说的是里面另一件肯定没人注意的事儿。

这个文章竟然称建交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连任两届的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是“把捷克搞乱的哈维尔”,这种错误在外交上不常见啊~什么事儿就急成这样不管不顾了?呵呵,和平一点儿嘛~

当然,我查了查,不出聪明睿智的我所料,搬错奖那个事儿果然有这个“把捷克搞乱的哈维尔”在里面掺和。不过我个人以为,人民不太熟悉哈维尔,批判的效果不会太好。其实这事儿政治和尚也掺和了,应该拉上被踏上了一万只脚早就臭大街的政治和尚一块儿批判效果应该会好得多。不要因为正在和政治和尚谈判就放松对丫的警惕嘛~

另外,我还以为最近不怎么提东欧剧变是某些人对东欧剧变的想法变了呢,从“把捷克搞乱的哈维尔”这个气势汹汹的句式看来,不仅想法没变,还更加咬牙切齿了呢~呵呵,还是那句话,和平一点儿嘛~

2010年9月15日

《1975-1993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之前十名

《1975-1993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下面简称百佳专辑)是台湾大学《台大人文报》的前后任主编马世芳、吴清圣发起,由马世芳的母亲,台湾中国广播公司的资深主播陶晓清全力筹办,从1975年到1993年台湾出版的几千张专辑中筛选出几百张,并由近百位台湾音乐人(制作人、歌手、乐评人等)经过初选、评分复选,选出的百张最佳专辑。我想,这是台湾自新民歌运动以来,到1993年为止,最宝贵的一份音乐财产。

(我在看百佳专辑评选的背景介绍的时候,想到,和台大齐名的北大,有数十上百个社团,到底为我们的社会留下过什么呢?作为曾经的北大人,我很羞愧。)

我近一段时间以来,把这个百佳专辑前十名的专辑大略听了一遍,其中罗大佑、李宗盛和崔健的专辑我非常熟悉,苏芮的专辑的歌大部分都非常熟悉,李建复、齐豫、潘越云只有少数歌比较熟悉,其他专辑特别是闽南语专辑我是第一次听。

听完这十张专辑,我在想,在台湾那个弹丸之地,流行歌曲能够破土而出,蓬勃发展,产生了滚石、飞碟这样值得人起立致敬的音乐制作公司,培育了罗大佑、李宗盛、侯德健这样的非凡的音乐制作人,在华语地区造成了如此大的影响,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而本土流行音乐几乎同时萌芽的大陆呢?

(罗大佑、崔健、李宗盛、侯德健组成一个纵贯线多好啊~嘿嘿)

下面是我对这十张专辑的评价。

台湾百佳专辑,第一是罗大佑人生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年轻的罗大佑进行的还是“之乎者也”的文化批判。甚至青涩的罗大佑一边批判“所谓民歌者是否如此也”,一边却写出了《乡愁四韵》这样新民歌的作品。我想了想,我为什么如此热爱罗大佑,因为他的歌是有灵魂的歌。华语歌坛能赋予歌灵魂的人不多。

台湾百佳专辑,第二是苏芮的《搭错车电影配曲》。就像乐评说的,这张最遗憾的是侯德健的《酒干倘卖无》由于戒严时代严苛的审查,仅保留了纯音乐演奏(再版加上了)。侯德健是一个在两边都不待见的人,但是当年却是一个真正的人。

台湾百佳专辑,第三是齐豫的《橄榄树》。可以听出齐豫当时唱法的青涩。整张专辑太新民谣了一点儿,有点儿犯无病呻吟的“病”。只喜欢《橄榄树》这一首歌,其他歌听听不错。

台湾百佳专辑,第四是潘越云的《天天天蓝》,对潘越云没有感觉。里面的《凝望》还不错,唱得人比较心酸,像一个被甩了的人呢呢喃喃。很像刘家昌的风格,可惜不是刘家昌写的。

台湾百佳专辑,第五是李宗盛的《生命中的精灵》。李宗盛是我热爱的另外一位“有灵魂”的歌曲制作人。蔡康永说过这张专辑是他去洛杉矶唯一带的一张华语专辑。当年在父亲的瓦斯行送瓦斯的小李,“这样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综艺一百以后一年多才停止”,何尝想到变成今天的大哥呢?

台湾百佳专辑,第六是林强的《向前走》。对闽南语歌一直没什么感觉。虽然不得不承认闽南语比较适合婉转唱法,但是在婉转得泛滥的时候,突然听到林强这张老专辑竟然带点儿摇滚风格,一点儿也不婉转,确实很令人惊喜。

台湾百佳专辑,第七是李建复的《龙的传人》。终于有一个新民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了(李宗盛不算)。呵呵,新民歌运动,声势浩大,纪念意义非凡,但好歌不多,毕竟是大学生们弄出来的,太文皱皱的了,一看到配乐诗我就想笑。“龙的传人”这个歌又是侯德健的作品,侯大师为什么要去新西兰隐居呢?

台湾百佳专辑,第八张是崔健的《一无所有》。不要疑惑,就是崔健!1986年,崔健一身流氓匪气站在工体的舞台上用完全不同的嗓音唱出“我曾经问个不休”的时候,中国的艺术舞台上终于不再只有官定艺术的身影。

(我一直记得崔健在“让世界充满爱”的大合唱中show了一段霹雳舞,视频里似乎没有这段,是我记错了吗?)

台湾百佳专辑,第九张是罗大佑的《未来的主人翁》。我想,确实只有罗大佑配得上在前十入围两张。如果说《之乎者也》还略显青涩,《未来的主人翁》则是更加深刻。“告诉我什么是真理”、”在黑暗之中枪杀歌手“、“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近30年后的今天,这些呐喊还是那么振聋发聩!

(新浪乐库中,没有罗大佑版本的《亚细亚的孤儿》。怕什么?就是因为有“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一句吗?还是因为这首歌曲写作的背景?一首近30年前的老歌有那么可怕吗?一首歌在海峡对岸经历了被禁解禁的过程,这又要在这里重演吗?30年了,进步了什么?)

台湾百佳专辑,第十张是黑名单工作室的《抓狂歌》。又是一张闽南语专辑,我完全听不懂,只有看歌词。我觉得歌词俗俗的,但是谈论的却是严肃的社会话题。其实,这张专辑从歌词上看比罗大佑更接近于台湾底层社会,在某些方面对社会的批判也更加深刻,但是限于语言,没有在更广泛的华语地区造成影响。

2010年9月6日

我的抗战

我要讲的是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故事。

我的爷爷的父亲,抗战时随当保安司令的兄长在肇庆任国军广东省第三区保安司令部上校参谋长。我爷爷是其长子,广州的家被日本人占领,不愿做亡国奴的他,1943年考入已经迁到粤北坪石的中山大学,1947年毕业,坐着当时还很罕见的飞机到重庆工作,遇到我奶奶。

我奶奶的父亲是东北军中下级军官,家在沈阳,奶奶在沈阳出生,亲历了九一八后日军占领沈阳。虽然那时候小,但是奶奶清楚的记得一家人随同东北军挤着火车从沈阳逃离的情形。东北军逃离到北京驻扎,生下了我的大舅爷(大舅爷在重庆长大后,又回到北京读书生活,真是命运之奇妙)。东北军奉调到西北包围延安,我奶奶一家人到了西安,我的小舅爷在西安出生。奶奶的父亲亲身经历了西安事变,奶奶还清楚的记得西安城的戒严。据奶奶回忆,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全体解除武装,东北军流传一个歌谣,大概内容是:要抗日,到延安跟着毛泽东。但是,奶奶的父亲拖家带口没有足够的勇气抛弃家庭只身前往延安,便选择落脚到了陪都重庆,我小姨婆在重庆出生。至此,我奶奶在重庆上学、工作,遇到我爷爷。

我外公的父亲是江苏的小店铺老板。可能是苛捐杂税,也可能是日本人的关系,我外公上山组建并领导了游击队。据外公说,他们游击队的政委是共产党,所以他很早就是共产党的队伍。但是,正式的收编是皖南事变后,陈毅和粟裕奉命组建新的新四军,至此,外公加入了粟裕的部队。由于家传的小店铺老板的技能,外公在粟裕的部队担任了中级后勤军官。不知道为什么,外公常说自己是粟裕的部下,而从不说自己是陈毅的部下,我对民国史研究不够精进,可能确实错把陈粟一体了。在抗日中,外公的腿中过日本人的子弹,也上演过李向阳式的乔装到城里为抗日武装置办后勤物资的传奇。后来,抗战胜利后,外公在山东工作,可能参加过淮海战役。外公淮海战役后被重新编入刘邓大军,挺进西南,出任银行学校的校长,遇到我外婆。

我外婆的家庭是贵州兴义的大地主。在封闭落后的山区小县,外婆受在昆明读书的哥哥的影响,却有着当时青年妇女少有的进步思想。她毅然与自己封建落后的家庭决裂,迈着一双还未缠好的小脚,跋涉丛山峻岭,从贵州西南一隅的兴义独自来到贵州省会贵阳求学。后来,她直到遇到了我外公。从时间推测,在女人尚要裹小脚的封闭落后的山区小县里,进步思想可以传播到我外婆这样的地主家闺中小姐也得以知晓,显然得益于全民抗战的如火如荼的宣传。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原本各自生活的地域、家庭背景差异巨大。我的爷爷来自南方,他的家庭是典型的国民政府官僚豪绅;我的奶奶来自北方,她的家庭是典型的失意东北军家庭;我的外公来自东方,他本人是典型的共产党人民军队军官;我的外婆来自西方,她的家庭是偏僻地区的大地主家庭,她本人却成为了一个进步学生。

我常常在想,要是没有中国这场社会巨大的动荡,我的爷爷很可能在广东谋得一个职位,娶一个同样是国民政府官员的女儿,平静的过这一生;我的奶奶可能还在沈阳家里,给自己的父亲母亲早晚请安,然后嫁给一个东北军下级军官,平静的过这一生;我的外公可能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小店铺的老板,娶一个当地的姑娘为妻,平静的过这一生;我的外婆可能继续缠完小脚,包办婚姻嫁给另一家大地主的儿子,平静的过这一生。

然而,因为半个多世纪前的中国的大动荡,他们的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都突然消失了,他们都来到了重庆这个之前和他们毫不相关的地方,走到了一起,然后有了我的父亲、母亲,继而有了我。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人的抗战。也许这几个故事稍显平淡,并不波澜壮阔,也并不感人,没有家破人亡,没有妻离子散,没有生离死别。但是,即便是这四个普普通通的家庭,或者是中国更多的普通的家庭,在平淡的故事下,却掩藏不住国家巨大动荡所带来的颠沛流离、流离失所。在国家的动荡面前,个人是如此渺小,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难以揣测。

半个多世纪前的那场战争,影响了无数普通家庭,这个影响至今还未消散,这个影响以我这样的方式继续发挥着作用。我想,这就是我们铭记历史的原因。战争如此的残酷,不要再让任何人回忆起自己的先辈的时候,感叹于先辈的命运多舛。希望任何人回忆起自己的先辈的时候,都能够说,那是一段美好而平静的生活。

下面附一段我的七爷爷记述的抗战结束后的一段往事。

记得1945年8月底,我和维乐兄随父亲回广州要回豪贤路41、43号房子的情况:当时日军未解除武装,国民党新一军已进城,豪贤路两头,一边有新一军站岗,一边又有日军站岗。我们的家当时作为日本军官宿舍,住着几家日本人。回到自家门口,我们叫门入屋,说明要收回房子,日军家属也不敢说什么,我们进去后找定两间空房间安置好,即将带回的国旗准备挂出去,正挂间,一全副武装的日军官回家,(腰间佩大刀、手枪)走到我们挂旗的房间口张望,(当时街上、屋里亦没有几个人)我们心里紧张极了,怕他一拔出枪或刀来这下可完了。好在,此人亦认输,站了一会就回到自己的住处,我们坚持将旗挂起来。当晚还有一日本商人过来找父亲笔谈,我记得其中写有“中国,日本友好!美国大大的坏”等字句(因为不久前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过了一、二天,有卡车来将日本人送走,转到集中营运送回国去了,从此,豪贤路李家房产全部回到我们自己手中。

2010年9月1日

学术翻译

先来读读何帆老师在《匆匆与生活讲和,岂非负了少年》中的几段话:

来源:http://hefan.fyfz.cn/art/713901.htm 或者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frankhe1978/archives/365339.aspx

“台湾大学王兆鹏教授曾在一篇文章里,谈到过这样一则轶事。1992年,王先生尚在芝加哥大学准备期末考试,意外发现几名日本同学正手捧日文书翻读。他暗自纳闷,大考将近,大家都忙着啃英文判例,这帮人怎么还有心情读日文书?后来向一位相熟的日本同学打听,才知道美国最高法院许多重要判决,早已被日本学者同步翻译为日文出版。因此,日本学生只用读母语,就能轻松应付美国法学院的考试了。王先生对此艳羡不已,感叹中文世界实在罕有这样的热心人。
  当然,在海外判例编译方面,台湾现在可一点不输给日本。2009年11月,我在台湾考察司法改革情况,发现当地“司法院”从2000年起,就已组织专人翻译美国、日本最高法院与欧洲人权法院的最新判例。其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宪法判决选译》已出版到第六辑,几乎涵盖了近半个世纪所有重要判例。“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也从1995年起,以3年为一个周期,连续出版了四辑《美国最高法院重要判决之研究》,对重要判例逐一进行了学理阐释。
  在台湾,我曾问一位法官,你们编译这些判例的价值何在?因为对外国最高法院判例感兴趣的人,会自己从网上下载原文阅读,而没兴趣的人,即使你翻译得再通达流畅,也不会多看一眼。这位老兄笑着说,总有一部分人是对判决有兴趣,却没时间阅读原文的。如果这些判例对一个法官处理案件,一个学者建构理论,一个学生思考问题有所启发,就是翻译价值的最好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翻译引介,甲国法官可以见证乙国法官对相似问题的推理演绎,洞悉乙国法治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长此以往,对甲国法治亦是一种促动与推进。”

我其实不是想说法律的问题,是想说学术文章的问题。我一直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学术文章没有任何专人组织翻译工作?至少在计算机领域,IEEE与ACM部分期刊与会议辑每期都应该组织专人翻译才对。

甚至更可悲的是,国内学者所撰写的大部分高质量的学术文章都是以英文撰写发表在英文期刊会议上。只有质量二流的成果才会想到发表在中文期刊会议上。我这个话并不是胡说,在我所研究的领域,我查出来的中文的文章90%以上都是对国外经典文章所介绍的方法的简单应用或者甚至就是粗劣的翻译。

可能有人会问与何老师文章中提到的同样的问题:一个人愿意看专业文献自然会去看英文的,不愿意看连中文的也不会看的,为什么还需要翻译?我想台湾那位大法官的回答只是从学者的角度考虑的问题。从更广大的普通人的角度考虑,翻译这件事情是有极大意义的。

首先,公众需要科学专业意见。我有一个亲身体会,上次被狗舔了之后,我非常惧怕狂犬病,那么我就习惯性的上网搜索,我看过了网上流行的资料,基本都是胡说八道和重复抄袭。后来我想起去万方和维普看看,几篇专业文献对我的帮助比几十上百页网络资料对我的帮助大得多,虽然这几篇文献在我看来还没有达到优秀专业文献的水平。

其次,我们的社会从来就缺少一种科学的专业意见,从地震预测到转基因食品,谣言甚嚣尘上。从公众到记者都不知道在哪里去找专业意见。有的媒体需要专业意见就去找专家,然而这中间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专家只是一个方面的专家,而在分工细致化的今天,一个方面的问题显然不是一个专家的意见就能作数的,应该是这个领域群体意见才比较准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应该广泛阅读研究相关方面的文献的原因。第二个问题,专家说的显然没有专家写出来的更能表达其真实意思。学术文章是有一定写作规范的,最简单的起码应该有支持结论的证据,比如数据,显然类似数据这类证据是不适合在访谈类节目这种媒体形式中呈现的。

大部分公众和媒体是不会去读英文专业文献的,而中文专业文献是让公众和媒体获取科学专业意见的一个非常良好的途径。而现在中文专业文献的质量令人失望,亟需改善。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可能组织专门人员翻译每个领域的优秀文章并不现实,但是为什么不能办一些杂志,专门接收国内学者在国外期刊会议发表的英文文章的译文呢?翻译工作可以由学者自己或者学生做。我问过一些人,问他们自己写的文章如果精确的写成中文需要多久,大概的估计都是一个星期,其实并不很费时间的。

甚至,制度可以这样规定,要评职称要得到奖励,任何用英文发表的文章都应该在国内相应的上述专收翻译的期刊或者出版物上用中文发表过,才能得到相应的承认。而上述专收翻译的出版物只负责校对翻译的质量,而不进行学术审查,纯粹相信国外期刊或会议的学术审查。这样发表周期会很短,不会加重学者和审稿人的负担。

2010年8月15日

网络图书馆的困惑

前两天在当当网一口气买了200多块钱的书,可能我是这个社会还残存的为数不多的纸质书的爱好者。当我在无情的嘲笑那些偏执的热爱CD胜过MP3的人的时候,我却是一个热爱纸质书超过电子书的人,真是很扭曲的一件事情。我能想到的唯一的借口是,很多优秀的纸质书,还没有电子版。但是这个理由不能用作解释我购买了全套的《明朝那些事儿》,这部著作不光有全本电子版,甚至这个全本是作者自己的官方网站公布的。

电子书来势的凶猛,让我相信,纸质书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基本淘汰,就像CD现在的窘境一样。看看亚马逊的电子书在美国节节上升的销量,你就可能会同意我这个判断。

其实,不论电子、纸质,都是承载书中内容的载体而已。这个载体的改变,对于我这样读书的人来说,其实并无大碍,需要改变的仅仅是阅读习惯而已。但是,这个改变,在可见的将来,却能够引起知识公共传播体系的深刻变革。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近代以来,以书为中心的知识公共传播体系(言下之意,经验、口传身教等手段产生的知识传播不在此讨论之列)。

首先,对于作者来说,书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播出去的重要手段,同时,必须注意的是,书能为作者带来收入,有时候这种收入才是作者写书的第一动力。

其次,对于读者来说,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必须注意的是书是一种商品,要获得,必须付费。

在传统的以书为中心的知识公共传播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并不加以区分。那就是,我们付费购买的到底是知识,还是书这堆纸。可能对于所有读者和所有作者来说,都会认为读者所付的费用是为知识所付出的。先假设这一点成立。这一点很容易成立,因为,如果一叠纸,印满了无数随机的符号,可能称之为书不如称之为一叠废纸更为合适,显然一叠废纸远远低于一本书的价钱。

如果,这个社会只有作者和读者,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偏偏有一种曾经非常伟大的机构,叫做图书馆。图书馆的作用肯定不仅局限于藏书以储存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图书馆提供了一种非常廉价的知识的公众传播模式。

那么,借阅与购买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每个借过书的人都有亲身体会。

首先,对读者来说,图书馆借阅书比购买书价格远为低廉。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可以免费或用低廉的费用办理借阅证,这样,每次就可以借阅出一定数量的书,显然,这个费用远远低于购买的费用。可能每年维持借阅证所需的费用还不及一本书。这个区别,可能促使图书馆在知识的传播中,特别是校园的传播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都有过临时需要一部大部头的参考书,盘算着购买不划算,而向图书馆借阅的经历。可以这么说,如果仅靠购买,购买力比较弱的学生显然是不可能做到博览群书的,多亏了图书馆。

其次,图书馆是不方便的。这个不方便首先是距离的不方便,试想,如果案头上有一本书,和图书馆有一本书,需要看的时候哪个更方便?其次是时间上的不方便,图书馆的每本书的数量是有限的,不能任意借阅,可能很多热门的书需要排很久的队才能得以一览。然后,最为不方便的是,由于资金场地保管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图书馆的书是有限的,我们都有过在图书馆寻觅一本需要的书而不得的经历。这个区别也是很重要的,当我们觉得一本书有长久存留的价值,有随时翻阅的必要,甚至有可能图书馆没有收藏,我们就可能更乐意花钱买一本。(请教学经济学的同学,这是理性消费吗?)

但是,这一切都被网络和电子化的急速发展所改变。

先来看亚马逊的购买书的模式。购买亚马逊的电子书需要一个帐号,阅读需要一个专用的软件,读者需要做的是在亚马逊的网站上付费,购买,下载,阅读。这个过程非常简单,一如我们购买纸质书,唯一的不同是内容载体不同。记得我们那个假设吗?读者愿意购买的是内容,而不是一堆纸。

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图书馆直接搬到网络上呢?这里,读者仍然可以花低廉的价格维护自己的阅读证,或者叫做阅读帐号。一旦拥有阅读帐号,读者就可以在图书馆的书中任意选择阅读。这里,传统图书馆不方便的缺点不见了,距离已经不是问题因为上网根本不需要出门,电子版也没有排队等待的问题,藏书量的问题也并不大,除了购买资金以外,储存保管的成本比传统图书馆低了很多。

对读者来说,上述图书馆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比较一下这种图书馆模式和亚马逊的购买图书的模式,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从亚马逊获取一本书需要为这本书付费;而图书馆模式下,读者需要付费的是阅读资格。显然后者更为低廉。甚至,传统纸质书时代,作为读者,购买者的“拥有”和借阅者的“借阅”的区别,在网络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同样是获取书的内容(而非拥有一堆纸),电子图书馆显示出了强大的价格优势。

可是,为什么这类电子图书馆并没有那么兴盛呢?因为书的作者和出版者并不乐意。作者和出版者是非常依赖于书销售的收入的。如果上面描述的电子图书馆兴盛起来,无疑会对电子书的销售产生巨大的冲击。后果是作者和出版者的收入的锐减。对单一的作者和出版者来说,这是收入上的影响;对社会来说,影响却会更为严重,收入这一大写书动力的减小,会影响投身作者行业的人的数量,书的数量,以及书内容的质量。看看传播介质的改变对音乐行业的影响,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

应对网络图书馆的需求,有一种比较好模式,那就是Google的电子图书馆计划。Google和许多的作者签订协议,付出一定的费用,购买书的电子化版权。然后将书制作成为电子版。当然Google为了保护作者的版权,有意的在书中空缺大量的页码,这被Google叫做预览,用古老的话说这叫做残本。这使得有意于阅读全本的读者,对不起,必须购买。

Google的计划看起来非常的完美。作者和出版者得到了应有的收入,因为Google和每个人签约每本书的时候会付出相当可观的费用。读者可以价格低廉的阅读,代价是看到的只是残本,还有旁边可能有点儿小豆腐块广告。对Google来说,广告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大量的阅读会增加其广告的浏览量。对社会来说,似乎在电子书时代,又有了一种新的廉价的公众知识传播模式。

但是,显然Google的计划有明显的问题。

在纸质书时代,作者和出版者的收入是与书的销售量成正比的,书的销售量又肯定取决于书的内容是否优秀。这种激励模式鼓励作者将书写好,出版者将书校验排版好。在Google模式中,Google如果为一本书付出固定的费用,这种激励便不存在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oogle可以根据点阅量对作者付费。但这同样存在问题,对于作者和出版者来说,残本中免费读者能预览的内容是一个需要拿捏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便Google愿意根据点阅量持续付费,想必这个费用也是低廉的。如果残本预览开放了80%的内容,而1个用户阅览的许可所带来的Google付费的金额只是一本书价格的1%,作者会接受吗?对于Google来说,即便作者开放了80%的内容供读者免费预览,Google会为1个用户阅读的许可支付给作者和出版者一本书价格的1%吗?任何提高这个百分比的做法都会给Google带来巨大的资金问题。

更大的问题在于,对读者来说,Google计划提供的始终是残本,这是很痛苦的一个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Google会对无版权保护的书提供全本,但是期待一本近十年出版的书版权失效是多么不现实的事。)当然,在Google的计划中,读者可以通过付费获得有版权保护的书的全本,但是,这种模式和亚马逊卖书有什么不同呢?

所以,Google的计划针对网络图书馆的需求,并不是完美的解决之道。

实际上,现在,对于研究者、学生、以及有大量阅读需求的公众而言,形成了多么荒谬的局面。在纸质书加速消亡的年代,读者为了廉价的获取一本书,仍然必须承受距离和时间的双重折磨,去图书馆借书。那么,如果以后连纸质书都没有了,哪里还有图书馆呢?网络图书馆的路又在何方呢?

在网络时代,如何为书建立一种新的廉价的知识公共传播体系?这就是网络图书馆的困惑。显然,传统图书馆提供的廉价的知识公共传播体系显然对社会是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我们身受其益。然而,在网络时代,传统的图书馆的模式却无法复制。那么,如何为书建立一种新的廉价的知识公共传播体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0年8月12日

中国梦:梦与梦魔 zz

我觉得易中天老师这篇文章,可以让妄想从故纸堆里富国强民的人休矣。


——————

中国梦:梦与梦魔

易中天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0kiv4.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0kjd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0kkjj.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068a0100klog.html

一切已死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卡尔?马克思 

刚刚学会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天朝国民”,却在屈辱中开始了“中国梦”。 

 有个问题想先问一下:世界上,真有“中国梦”吗?如果有,什么时候开始的? 

 恐怕得在鸦片战争之后。因为之前国人的心目中,只有“天下”,没有“中国”。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在中国人这里是“天朝”;中国人说的“中国”,则或者指天下的地理中心,比如“夏者,中国之人也”(许慎《说文解字》);或者指天朝的政治中心,比如“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陈寿《三国志?鲁肃传》裴松之按语)。但无论哪一种,都跟我们现在讲的“中国”,不一个意思。 

 显然,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是国际社会之一员;传统意义上的“天下”,却是整个世界。天下的产权是天的,治权则属于天子。天子是“天之元子”,奉天承运,因天的授权而统治天下臣民。这个治权是遍及海内的,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东方和西方,在理论上都是天子的“王土”;华人和洋人,在理论上也都是天子的“王臣”。既然如此,又哪有什么中国和外国?也只有中央与地方、天朝与番邦。 

 番邦,就是“蛮夷之邦”。它的性质属于“邦国”,地位低于“天朝”。所以,其使节来华,见了天朝的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之礼。皇帝说话的口气,也像对待自己的臣僚和子民。比如1793年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的文书,便开口就是“咨尔国王,远在重洋”,以及“具见尔国恭顺之诚,深为嘉许”云云。这些话在今天看来,真是哪跟哪呀! 

 但这就是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中国观”。甚至就在1840年,道光皇帝有关中英争端的上谕中,使用的仍然是“剿”、“抚”之类的字眼,就像当年大宋王朝之对待宋江、方腊。可是这种观念,1840年以后,就被西方列强的炮火炸得粉碎。《南京条约》规定,以后大清与别国公文来往,应该称为“照会”。意思很清楚,国与国是平等的,别老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说话,也别老是把我们叫做“蛮夷”和“鬼子”。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我们中国人,竟然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学会跟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 

 然而接下来的却是屈辱。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样的事不能尽数。但有两件,却不能不说,一是甲午战争(1895),二是巴黎和会(1919)。前者导致了戊戌变法(1898),后者导致了五四运动(1919)。比较而言,巴黎和会给国人的心理刺激,似乎又更大。因为被“蕞尔岛夷”(日本)打败,虽然耻辱,却毕竟是败了,不能不含着眼泪签那《马关条约》。可这回我们也是“战胜国”呀!当时,与会国的代表名额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国五名,二等国三名,三等国两名。中国政府几乎想都没想,就派出了五人组成的代表团。结果到了会上,才知道我们是“三等国”,只能派两名代表,连后来争到“二等国”待遇的巴西、比利时和塞尔维亚都不如,更不用说还可能要陪上一个山东。这真是奇耻大辱! 

 没办法,弱国无外交。惟一的出路,就是自强。 

 中国梦,开始了。 

只有政治文明、道德高尚,才配称为“强国”,也才能成为“强国”。 

 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梦”,主旋律无疑是“强国”。这几乎全民的共识。问题是,何为“强大的国家”,我们又怎样才能“强大”? 

 值得庆幸的是,国人对此有不俗的认识。据 秦晖教授《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2010年6月17日《南方周末》),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那些明白人,比如徐继畲、郭嵩焘、薛福成、谭嗣同等,都几乎一致认为,所谓“强国”,决不仅仅就是船坚炮利、财大气粗,更重要的,还是政治文明、道德高尚。因为只有政治文明、道德高尚,才配称为“强国”;也只有政治文明、道德高尚,才能成为“强国”。 

 这无疑堪称“远见卓识”。由于这样的见识,“中国梦”一开始就有了很高的起点。 

 剩下的问题是“怎么办”。 

 晚清这些有识之士的主张,是“像西方人那样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他们认为,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以前是中国,现在却是欧美。为什么?因为老祖宗创造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理念,在秦汉以后被“败家子”们丢得精光,却在西方开花结果,大放异彩。比如虚君共和,不就是“民贵君轻”吗?竞选制度,不就是“选贤与(举)能”吗?国会议员,不就是“为民请命”的乡绅吗?美国总统华盛顿,不就是“禅让天下”的尧舜吗?所以说,“三代”(夏商周)已经不在中国,跑到欧美去了(仍请参看前引秦晖文)。 

 哈,看起来是很像,但经不起推敲。比如郭嵩焘说,英国因为“仁爱兼至”,所以“环海归心”,就未免“走火入魔”。谁不知道,英国那些海外殖民地,是他们抢来的、霸占的?又比如,他们说西方人彬彬有礼,西方社会井然有序,都是“礼乐教化”的结果,也是“自作多情”。西方人,什么时候学过周公那一套?再说了,所谓“讲礼让”,人家是“女士优先”,咱们是“领导先走”,一样吗? 

 何况还有不能“对号入座”的。三权分立,相当于什么呢?三省六部?政党轮替,相当于什么呢?改朝换代?还有宪法,又相当于什么呢?总不能说“四书五经”就是。至于参众两院,更是无可类比。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相反,这些人在当时能有那样的见解,已经非常了不起。他们是中国梦最早的践行者。我们在致敬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他们!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反思。我们要问,为什么这些先行者们,在开始自己“中国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三皇五帝、汤武孔孟?也只有一个原因──传统的力量。马克思早就说过,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一切已死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晚清的先贤们自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梦,是有“底色”的。这个“底色”,就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还要来回顾一下,此前的中国人,又曾经有过怎样的梦想。 

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做的是“天下梦”。 

 天下梦与中国梦,有什么不同?中国梦,想的是“中国怎么样”;天下梦,想的是“人类怎么样”。前者是关于“国家”的愿景,后者是关于“社会”的理想。 

 那么,怎样的社会最理想?首先是“大同”,其次是“小康”。这两个概念,是儒家的经典《礼记》提出来的,在《礼运》篇。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大同”是“天下为公”,“小康”是“天下为家”。表现为权力的交接,政权的交替,前者是“禅让”,后者是“世袭”。显然,大同比小康好。所以,晚清很多人认为,美国式的共和联邦制,比君主立宪制好。君宪制当中,英国式的“虚君立宪”,又比日本式的“实君立宪”好。 

 当然,这不是统治者的想法。他们最希望的,是一成不变。万不得已,才学日本,至少得有个“万世一系”。总之,晚清时期,是统治者选择实君,维新派喜欢虚君,革命党主张共和。因为只有共和,才能真正走向“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然而,历史上的所谓“大同之世”,毕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康”。小康的特点是“家天下”。这当然比“公天下”差,但也还对付。至少在后世儒家眼里,比秦汉到明清好。因为小康时代实行的,是周公创立的制度,包括宗法制、封建制和礼乐制。宗法制是社会制度,封建制是政治制度,礼乐制是文化制度。社会、政治、文化,三位一体。一以贯之的,则是这样一种政治思想: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保证和谐。这同样为儒家所推崇。不妨说,在儒家眼里,大同之世是无忧无虑,小康之世是有德有序。所以孔子说,实在不行,能回到东周,也不错(《论语?阳货》)。 

 遗憾的是,就连这个理想,也都成为泡影。中国社会不可逆转地进入了帝国时代。如果说“大同之世”实行的是“帝道”,“小康之世”实行的是“王道”,那么帝国时代实行的就是“霸道”。霸道,就是中央集权,国家专政,君主独裁。这是法家的那一套,即谭嗣同他们恨之入骨的“秦政”和“荀学”(《仁学》之二十九)。这时,“无忧无虑”是不可能了,“有德有序”也指望不上。能过上安生日子,就很不错。 

 因此帝国时代中国人想要的,是“治世”,也就是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谁能帮我们实现这理想?除了老天爷,就是圣君、清官、侠客。最好能有好皇帝,其次有清官也不错。两个都没有,就只能寄希望于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如果连侠客也找不到,便只能去读武侠小说。这其实是越来越没有指望,难怪谭嗣同他们要痛心疾首了。 

 这就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大同小康治世。它们寄托了理想,也表现出无奈。因为谁看得出来,这三个梦,是每下愈况,一蟹不如一蟹。但这没办法。理想不能实现,就只好打折扣。要想“不折不扣”,就只能从这“梦境”中走出来。 

 于是,1949年以后,中国人的梦,就有了新的版本。 

人民公社的梦想在“大同”,原则和构架却来自墨家。 

 新版本的主题,仍然是“大同”。 

 实际上,从国民党到共产党,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天下为公”四个字,何曾一日忘怀?只不过,有一个如何实现的问题,也有一个何时实现的问题。1949年后,中国大陆进入和平而统一的时代,毛泽东就觉得应该“只争朝夕”地做起来了。 

 于是便有了“人民公社”。这个“新生事物”,即便不是按照“大同”模式打造的,恐怕也有它挥之不去的影子。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这是财富“不必藏于己”(此处及以下引文均见《礼记?礼运》);社员参加集体生产,这是劳动“不必为己”;办食堂、学校、敬老院、幼儿园,定“五保户”,这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社员过着集体生活,自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村与村、社与社之间,当然都“讲信修睦”。至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更是题中应有之意。就连“选贤与(举)能”,也部分地做到了,尽管只限于选生产队长。 

 人民公社的样板,是大寨。在当时的文艺作品中,大寨简直就是“人间天堂”:牛羊胖乎乎,新房齐崭崭;炕上花被窝,囤里粮冒尖。农民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当然“梦里也笑声甜”。只不过我有点纳闷:这种“银光闪闪喜气多”的景象,跟改革开放以后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什么两样呢?这里体现的,究竟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也许,小康与大同,原本就息息相通、一脉相承吧! 

 因此我猜想,当毛泽东吟诵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或者大笔一挥写下“人民公社好”时,他眼前浮现的,便正是“大同之世”的美好图景。 

 然而我们不能说,毛泽东心目中的“大同”,就是儒家那个“理想社会”。人民公社的原则和构架,恐怕更多地来自墨家。墨家也是向往“大同之世”的。在墨家眼里,那是一个“兼爱”而“尚同”的社会。它的分配原则,是自食其力,按劳取酬;它的人事制度,是各尽所能,机会均等;它的人际关系,是相亲相爱,互利互助。这,就是“兼爱”。至于组织纪律,则是个人服从团体,下级服从上级。“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墨子?尚同》)。巨子(领袖)一声令下,墨者(门徒)“赴火蹈刀,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这,就是“尚同”。所有这些,不都是“公社的原则”吗? 

 甚至就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部参加劳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等等,在墨家那里都有。墨子自己,粗茶淡饭,草鞋布衣,劳作不止。他的学生,更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手脚长满老茧,肌肉鼓鼓,面黑如炭,活像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所以我曾半开玩笑地说,墨子恐怕是个“社会主义者”(拙著《我山之石》,广西师大出版社)。至少,他比孔孟、老庄、商韩,都更“草根”。他的思想,也更贴近下层人民和弱势群体。何况秦汉以后,墨家还变成了“地下党”。农民出身又领导革命的毛泽东,与之产生共鸣,或者心照不宣,一点都不奇怪。  

法家那一套,既适用于“强国”,又适用于“阶级斗争”。 

 奇怪的是毛泽东自己并不这么说。他的说法,是“马克思加秦始皇”。 

 所谓“马克思加秦始皇”,就是“社会主义加法家路线”。这就又与晚清诸人迥异。他们的主张,可是“孔夫子加华盛顿”,即“资本主义加儒家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法家,对秦始皇,恨得咬牙切齿。谭嗣同就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仁学》之二十九)他还认为,就是这一套,害得我们在世界各国眼里,变成了“蛮夷”。长此以往,还会变成猿猴、猪狗、蛤蟆、河蚌(《仁学》之三十五)。法家和秦政,怎么要得? 

 谭嗣同的这些话,毛泽东不会不知道。何况先秦诸子中,法家可是最现实、最功利、最没有梦想的。社会主义也好,人民公社也好,与法家何干呢? 

 是不相干。但“强国梦”,与法家相干。 

 法家是主张强国的,而且能够强国。当年秦国的崛起,就是证明。实际上法家的那一套,确实管用。它对内有利于巩固政权,对外有利于国际竞争。这就很能打动毛泽东。因为毛泽东的“中国梦”,包含着两个内容──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富国强兵的“强国梦”。前者考虑的是社会的命运,后者考虑的是国家的前途。这两个问题,都是他要考虑的。他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不会只考虑“中国怎么样”。他也不是空想的社会主义者,因此又必须考虑“中国怎么样”。中国必须怎么样?强大。谁能让我们强大?儒家能吗?墨家能吗?道家能吗?不能。谁能?法家。 

 何况法家的哲学,还是“斗争的哲学”。先秦诸子,墨家讲逻辑,其他三家讲矛盾。但儒家讲矛盾的统一,道家讲矛盾的转化。讲斗争的,就是法家。而且,法家讲的斗争,还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很符合毛泽东的思想,也很对他的脾气。他,可是认为与天、与地、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哲学能够为“阶级斗争”的纲领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毛泽东认为,这是“唯物史观”的精髓,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既然如此,无论强国,还是大同,都必须搞阶级斗争。“马克思”和“秦始皇”,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毛泽东的这些想法,在所谓“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结果,则如众所周知,强国梦没有实现,国民经济反而到了崩溃的边缘;大同梦也没有实现,反倒是“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可真是南其辕而北其辙。 

 人民公社破产了,文化革命失败了。留下的,是一堆问题。虽然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其中的教训,难道不该反思吗? 

没有个人,没有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没有共产主义。 

 表面上看,人民公社和文化革命,是两码事。但内在的联系,却很清楚。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文化革命的口号之一,是“破私立公”。一大二公,破私立公,天下为公,一以贯之的,不就是一个“公”字吗? 

 当然也有差别。传统意义上的“天下为公”,主要讲的是权力问题,即“政权乃天下之公器”。毛泽东,却似乎还要把财产心灵都“归公”,都“公有化”。这才有了城里的“公私合营”,乡下的“集体所有”;也才有了“文革”当中的斗私批修,破私立公,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 

 然而马恩却是重视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宣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共产党宣言》里,他们更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界定为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没有个人,没有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没有共产主义。 

 由此可见,取消个人权利,限制个体自由,决非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法家的主张。法家甚至认为,一个国家,除了君主和官吏,只能允许两种人存在,这就是农民和战士。因为农民可以种田,战士可以打仗。显然,在他们眼里,人民不是人,是工具和武器。工具和武器,又要什么权利,讲什么自由? 

 法家不讲的,儒家也不在意。据 金观涛先生检索,民主、共和这些概念,很早就进入了中国;而个人、个性这些概念,则要到五四以后才为国人知晓(请参看秦晖《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显然,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毕竟,中国文化是以“群体意识”为思想内核的(请参看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所以,儒墨两家的“大同”也好,法家的“强国”也好,都不讲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法家甚至还要剥夺。 

 这就只能让人苦笑。前面说过,从晚清的有识之士,到后来的革命党人,都认为美国的制度最好,英国次之,日本又再次。因为美国的制度,最接近“大同”。但不知是否有人想过,美国,恰恰最“个人主义”。没有所谓“个人主义”,就没有《独立宣言》,也不会有《联邦宪法》,更不会有“美利坚合众国”。个人,是可以忽略的吗? 

 幸亏还有道家。 

 道家也讲“大同”,但与儒墨两家有别。儒家的“大同”,是领导海选、权力禅让的“尧舜之世”。墨家的“大同”,是村长领着大家干活,有意见逐级向上反映的“人民公社”。道家的“大同”,却是不要领导,或形同虚设。人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干嘛干嘛,爱怎么过就怎么过。用庄子的话说,就是“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庄子?天地》)。看来,同样是“大同”,道家是“个人主义”的,墨家是“集体主义”的,儒家则是“折衷主义”的(既要统一意志,又要个人自由)。这可真是“一个梦想,各自表述”。实现“中国梦”,我们并非只有一种传统可以借鉴,可以继承。 

 只可惜,道家的这个传统,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能够选择,敢于选择,就是成功。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个故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社会上流行喇叭裤。某大学校方担心自己的学生受到“精神污染”,便在醒目处贴出标语进行规劝:喇叭裤能吹响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吗?学生们则在标语下面贴了张纸条:请问什么裤吹得响? 

 这事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初,听说的人也大多一笑了之。但十年以后,却有了别样的意义。因为改革开放头十年,胆子最大,步子最快,思想最解放,成就最显著,以至于全国人民争相学习仿效的地方,就是最先穿喇叭裤的地方。 

 我们知道,它的名字,叫广东。 

 作为“天高皇帝远”的南国省份,广东历来就是一个“自由散漫”的地方,也是一个“自作主张”的地方。“鸟语花香”的方言,“生搬硬造”的文字,“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花里胡哨”的奇装异服,所有这些,都让“中国之人”把广东看作“化外之地”。然而,正是这“教化不及,政令难达”的地方,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有着非凡的表现,一次又一次地“敢为天下先”。这一回,只不过再次表现出“食头箸”的精神而已。 

 这当然不能归功于喇叭裤,却应该归功于广东对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尊重。直到现在,广东也仍然是舆论最新锐、环境最宽松的地方。这才有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广东经验”,有了关注民生、自由言说的“南方视角”。事实证明,尊重公民权利,保护个性自由,不是离“大同”更远,而是离“大同”更近。君子和而不同。没有了个体的差异,就不可能有“和谐”,还说什么“大同”呢?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有“中国梦”,我们又为什么要“强国”?如果国家强大以后,或者为了国家的强大,我们的人民,连话都不能随便说,饭都不能随便吃,衣服都不能随便穿,这样的“强国梦”,我们做它干什么? 

 国家富强,是为了人民幸福,而人民是由无数个“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没有个人,就没有人民;没有个人的幸福,就没有人民的幸福。这就首先要让全体国民,都成为“人格独立,意志自由”的人,充分地享有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如果像法家主张的那样,把这些“个人”都变成既没有“独立人格”,又没有“自由意志”的齿轮和螺丝钉,那么,组装起来的,将是一架没有人性的机器,一架杀人的机器,毁灭人类的机器。大同梦也好,强国梦也好,全都将背离自己的初衷,走向自己的反面。 

 实际上,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公民获得了越来越多选择的自由。农民可以进城打工,工人可以下海经商,大学生可以自主择业,所有人都可以跳槽。当然,这些选择,未必都成功,也未必都主动。但能够选择,敢于选择,就是成功。 

 更何况,无论五四以后“我的婚姻我做主”,还是现在“我的职业我做主”,体现的都是这样一个原则:我是公民,是独立的个人。我的权利我主张,我的事情我做主! 

 这是何等伟大的解放啊! 

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 

 与此同时,中国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最根本的变化,是我们不但可以有国家的梦想,也可以有个人的梦想。比方说,自己的公司可以发展,自己的孩子可以出国,自己的工作可以调换,自己的户口可以迁移,甚至不过是自己的冤屈可以有地方申诉。但不管怎么说,我们不必“集体做梦”,也不必在同一个框架和范围内考虑“个人问题”。我们可以各想各的,甚至“同床异梦”。 

 其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因为社会、国家、个人,原本就是三位一体的。社会不稳定,个人难发展;国家不强大,个人没前途。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又归根结底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背离了这个目标,则一切均无意义。天下梦中国梦个人梦,岂非互为前提,彼此成全? 

 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经过了那么多的努力,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大同梦和强国梦,都未能很好地实现,甚至适得其反?就因为过去这两个梦,缺少了重要的一环──每个中国公民的“幸福梦”。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社会进步了,国家富强了,人民自然就幸福了,谁知事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只有把每个公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才真正成为可能。这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让我们意识到的。 

 于是我们对“中国道路”,也就有了新的认识。 

 毫无疑问,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也只能走自己的路。这就既要植根于我们的传统,又要跟得上世界的潮流。事实上,人类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价值,比如真善美,比如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一旦认识这些价值,我们就会发现,曾经被“各自表述”的“天下梦”,其实不过“同一首歌”;而看似矛盾的儒墨道法,其实不难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关键是,强国梦和幸福梦,融为一体了吗? 

 这就只能靠我们共同努力了。实际上,中国道路从来就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实现“中国梦”,既要追求,又要反思,更要实践。只要有越来越多的践行者,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我们就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 

 也许,这就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 

 这个梦可以实现。 

 这个梦应该实现。 

2010年7月24日 初稿 

2010年7月25日 二稿 

2010年7月26日 定稿 

(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陈明洋先生多次提出宝贵意见,特此致谢) 

刊载于2010年8月5日《南方周末》第23版,责任编辑平客,发表时有删改。 

全文完

迷信

这两天在网上一僧一道闹得很欢腾,最近又在读土摩托的长篇巨著《来自民间的叛逆》里面的一章,他在这叫做《旋转滑梯》的章里介绍了一个叫做曼森家族的邪教。这不禁让我想起迷信的问题。

什么是迷信,前两天看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就是迷迷糊糊就信了,还没搞明白就信了。

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对于我们最狭义的迷信的领域,就是那些神神叨叨的事儿,可能由于人家故意不让你搞明白,比如用些“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类的鬼话,或者是自己不愿意去搞明白,迷迷糊糊的就信了。这种迷信还是很常见的。

其实,对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大部分迷信产品避免起来很容易。简单的说,需要有点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证的精神就行了。但难的呢,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实证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即便训练好了,在复杂的时候还是会犯迷糊。总的来说,当遇到这种事,心里有根弦,能去主动的质问一句,XXX的定义是什么,XXX推到YYY的逻辑是怎么样的。不要人云亦云,有点儿独立思维的能力,这种迷信并不难避免。

有人说了,我能力不足,很多事情搞不明白,怎么办呢?举另外一个例子。我虽然学了四年物理,您说我搞懂了相对论没有,我老实说一点儿也不懂。但是我相信相对论应该是对的。这确实很迷信啊。但是,我的方法是,我可以信它但是我不用它。我不会像很多人那样没搞懂相对论就爱把事儿往相对论身上扯。对于神鬼也是一样的,你搞不懂没关系,但是搞不懂你别指望它帮你,也别觉得出事儿了就是神鬼在害你就行了。

可是,这种对迷信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用这个说法去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那迷信无处不在了。比如,我现在桌上摆着一瓶花露水,六神的。我确实不明白花露水是怎么制造的,但是我相信它是安全的,喷在我身上没有什么问题。你看,我迷迷糊糊的就信了,真是迷信了。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事儿,自己不明白,但是不得不用,怎么办呢?

有办法,原则是,你要明白一件事儿,不一定要知道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只要判断这件事儿对不对,不对就别信就行了。很多时候判断对错比全须全尾儿的知道一件事儿要容易。(顺便说一句,计算机界最近有牛人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证明了P!=NP,意思上异曲同工,不是学计算机的看不懂可以来问我)。

判断对错,第一个方法也是最不靠谱的方法就是相信权威。比如一瓶花露水,质检部门知道了对人体有害的一些物质是哪些,然后质检部门的人拿着样品去挨个检验一下,都不超标的话,这个玩意儿就应该没什么问题,要是质检部门认真负责的话,我们只需要看看质检部门的报告就行了。你看,我们并不需要知道花露水怎么被造出来的,检验这件事儿比明白花露水怎么造出来的要简单吧?这里,有一个关键,权威怎么能被相信,如果权威不是某部门是一个人呢,比如X大师?需要用到下面的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按常识相信概率论。说实话,我也没看过花露水的质检报告。那我怎么又能确信花露水没什么危害呢?我确实不能100%的确信。但是,还是有办法,这里就要涉及点儿概率论了。我们按常识讲,一瓶花露水从设计配方、制样、反复试验、定期质检、大规模上市应用,得经过多少次手续呢~假设每个手续都有5%的失误,只有0.0000003125的概率这个东西还出现问题。

按这个说法,三鹿就不该出现三聚氰胺啊~其实这里的概率只能拿来算无心之失,而不能去算成心憋着坏害你的。你说车祸的概率不高啊,架不住有人成心拿车撞你啊。对人性的相信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第三个方法,还是最靠谱的,就是逻辑和实证。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相信中医中药的人迷信了呢?花露水这个例子里,花露水并不需要有多大的“疗效”,只要没什么害处就行了,我擦它是为了有时候还挺凉快的。中医中药则不然,得有“疗效”,不然你吃它干嘛,挺苦的又贵白花钱。又回到刚才说的了,怎么才能相信一个东西对人身上的一件事儿有疗效呢?人这玩意儿太复杂了,别说你我搞不懂其机制,现在的世界上也没人能搞得全懂。但是又架不住概率论、逻辑和实证来显摆了。有人设计了一套东西,叫做临床试验,这玩儿还分I、II、III期(也有说是I、II、III、IV期)。利用概率论,就能在一个置信度下相信一个药是有疗效的。真正的有疗效的药是不怕这几期临床试验的。要查到一个药通过了几期临床试验是不难的一个事儿,自己查一下,中药有几个通过了III期临床试验的,我告诉你,个位数。

有人说,我吃中药有效果啊,特别好。这就是没有逻辑和实证的表现,你一个人说明什么问题,心理作用的疗效明显极了。一个证据怎么能被确信能用于支持一个问题,这件事儿能写一本书,小心翼翼的利用证据,才是实证的表现。临床试验里面的双盲设计和对照组设计就是小心翼翼的剔除掉心理作用的影响的。另外,说一句,对于效果特别好的中药,特别是中成药,要警惕,反正感冒类的中成药里没少放磺胺类药物。

肯定被绕迷糊了,心里骂这小子在说什么呢。总结一下,对一件事儿,要不迷信,就需要明白。能从逻辑和实证的角度明白一件事儿整个的来龙去脉是最好的;不行的话,信不信随便,但是别用;如果非要用,又不能明白整个来龙去脉,能判断一下对错也行。判断对错有几个方法,最好的还是逻辑和实证,次一点儿的是相信一下概率论,最次的是相信权威。

再插一句,看吧,我整篇并没有提到科学,可这整篇无不是在讲科学方法论那点儿事儿。

写作英文论文的一些心得zz

写作英文论文的一些心得

都是骗人的

来源:

http://huajiadi.spaces.live.com/Blog/cns!CE0C860F2F8B85CA!3209.entry

对经济学新人来说,不管论文写几十页,除了倒霉的匿名审稿人之外,没人会花超过五分钟去读。那么合理的写作策略就是最大程度的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最有效的传递信息。具体而言,我力图达到以下目标:

1. 如果读者只有十秒钟,他也应该清楚地知道我干了什么,主要结果是什么,用了什么数据,贡献在哪里。

2. 如果读者有三十秒,他应该在得知以上信息的基础上,知道我是这么论证的,并且能够快速在三四十页的论文中准确地找到他想读的内容。

3. 如果读者有一分钟,他应该能知道80%的论文内容,并且觉得似乎应该多花两分钟再看看。

4. 如果读者有三分钟,他应该能准确地知道我在讨论的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准确地知道我的方法我的假设。如果我是一个推销员的话,我必须做到在三分钟内把最重要的卖点都说清楚了,说好了,至于读者买不买,那是另一回事了。

5. 如果读者是匿名审稿人,必须花几十分钟读论文的话,那我要做到最小化他的阅读负担,别把他老人家惹毛了。

如何达到以上目标呢?我总结的心得散见于各位大牛给年轻人的写作建议中,我只是把它们换成我的方式再表达出来。这些建议都宝贵,我读过不少于十遍,写作的时候更是隔三岔五拿出来对照一番,每次都有收获。Mankiew收集的建议在这里, Blattman收集了另一些在这里

一、如果读者只有十秒,他只会读ABSTRACT. 这个东西极端重要,首先它是论文的第一段,读者这时候注意力还集中着,脑子还转着。一般而言,读者在读完三段以后注意力就散的差不多了,所以头三板斧(段)很重要。其次它一般也是论文的最后一段,读者读完这段才决定是不是往下看,大部分时候就不继续看了。

所以ABSTRACT要把所有重要的内容表述出来,不能超过150字。对empirical的论文来说,这段要包括研究的问题,使用的数据,identification,和所有重要的估计结果,带数字的。

有一回我把ABSTRACT写到150字了,觉得巨满意,简洁得不行,简直不能再多删一个字。后来去投稿,学报要求必须在100字以内,而且是网络提交,网页的对话框是设定好的,一超过100字就变红字,那是相当吝啬. 没办法,再重写。删啊删的,硬是砍掉了50多字,居然也没觉得损失什么内容。可见曾经自鸣得意的简介,如果再使劲儿逼一下,还是有三分之一多的水分。

要投出去的论文,不管是学报也好,JMP也好,应该尽量没有因为写作而造成的水分。

二、如果读者有30秒,他会在看完ABSTRACT之后迅速浏览论文的章节结构,这时候章节的标题怎么写就很重要了。

原则是:章节的标题要传递信息,除了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s之外,所有的标题都应该有内容。

比如,如果一个章节叫“Data”, 那就没有内容。如果叫“Data: CPS 1990-2000”,这就是有内容。或者删掉“data”这个词,直接用数据名称做标题,别担心,傻子也会知道那是数据名称,干嘛还非得写”DATA”这个词儿呢?

再比如写作估计结果时,如果那部分标题就叫”Results”, 那就没内容,或者叫“Effects of X on Y”,也没有内容。有内容的写法大概类似于“Higher X, Higher Y”。就像做slides的标题一样,每个标题都直陈了结果。

标题要用几个字来传递具体的信息,所以浏览一遍标题之后,读者就应该具体的知道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准确的找到他感兴趣的内容在哪里,然后读下去。

如果标题仅仅是“data”,“Specifications”, Identification”之类的单词,那就没有内容,那就是逼着读者往细了看。没人愿意被逼着往细了看,所以人家干脆不看。

三、如果读者有一分钟,他应该能读完这篇论文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要“管用”,如果读者只读第一句话的话,我必须保证他不会错过最重要的内容。

具体操作上有三点:1)第一句坚决不是铺垫,然后第二句用什么HOWEVER转回来。又不是玩儿躲猫猫,没什么好转来转去的。第一句就是直接表达本段的意思,本段的其他内容都是细节,没有多于第一句所陈述的内容;2)第一句一定要短,不得不用从句的话,不用多于一个的从句,否则就没意思了;3)单句不成段。论文不是小说,更不是现代诗一路回车。

基本上读者能在一分钟内浏览完了每一个第一句,我论文80%的内容他就应该知道了,想再读的话,去读INTRODUCTION吧。

四、如果读者有三分钟的话,INTRODUCTION就是他要读的全部了。

这个相对简单多了,因为三分钟差不多能读一千字,周旋的余地能大很多。怎么写INTRODUCTION的经验之谈有很多,我不重复。我个人认为重要的方法有:1)不超过三页;2)文献尽量放在脚注中,第一不占地方,第二不阻隔遣词造句,一会儿一个括号一会儿一个人名的,看着和狗皮膏药似的,难看;3)先写要解释的现象本身,再写怎么解释的,最后谈贡献;4)不要出现类似“it is important”的字眼,一件事儿重要与否不取决于你自己说“这是重要的”,直接说事儿,让读者自己判断重要不重要。只有底气不足或者没话可说的人,才隔三岔五就来一句”it is important”,吆喝卖大力丸似的。

五、如果读者是审稿人,真的需要花几十分钟细读的话,写得好点儿,短点儿,短点儿,短点儿,短点儿,再短点儿。

我不相信这世上有“客观存在的真理”,不管你做的是物理化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和论述的技巧。哈佛经济系给研究生的“第二写作定理”就是:你的论文质量只取决于你是怎么写的。再牛逼的想法,写砸了就是砸了,没救。(“第一写作定理”是:你的论文多半得不了诺贝尔奖。)

最让我受益的写作建议来自Deirdre McCloskey教授:写完每一句之后都紧接着问一个“SO WHAT?!”(那有如何呢?),然后往下接,如果接不下去,刚写完那句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删掉。

最后一条我觉得非常有用的写论文建议来自David Romer教授,可以用五个短语概括:Just Write! Just Write! Just Write! Just Write! Just Write!

啥也别干,就是写,论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2010年8月8日

告别印象主义zz

这篇雄文不转不足以平民愤。写得太好了!这篇文章精确的指出了我对中国传统古籍感觉。

我上次读《老子》,我很想理解老子本人的原意,我想到的办法是去看看几千年来别人对《老子》的注解,但是最后放弃了,理由是老子本来就没把原意写得明白,其他人的注解必定是对老子原意的有意无意的臆测,甚至是故意借古人的观点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从实证主义看来,根本没有办法证明一个注释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可判断的标准。

举个例子,比如大家知道儒家经典被朱熹注解过一遍。孔子自己都没把观点表述清楚,几千年后的朱熹又怎么知道孔子的意思,那还不是朱熹自说自话,安个孔子的名字而已?

最可气的是,这帮“代圣人立言”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把观点写清楚,给后代留下了无数模仿“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种鬼话。

这样,缺乏逻辑与实证精神,光在形而上的领域打转的国学,就流于了千百年来的各说各话喃喃呓语。

所以,我看到醉钢琴老师追问朱熹“朱博导啊,能否定义一下什么是‘理’什么是‘气’?”感到无比解气。

当然我们要理解古人没有逻辑与实证的精神,但是,今天我们,特别是知识界,如果仍然缺乏这种精神,那真的是可怕了。

——————

《告别印象主义》

来源:http://www.drunkpiano-liuyu.net/?p=621

Drunkpiano

《财经》

胡适真是个老小孩。晚年时有人去看他,谈话间引用古人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回应道:“为天地立心”是什么意思?你能给说清楚吗?你祖父还是个天文学家,以后这种说不清楚意思的东西就不要再说了。

我想象他说这话时候的神情,一脸的孩子气,有点不耐烦。一辈子死不悔改的实证主义者,最看不惯的就是含糊其辞。

回想我自己的经历,也常常这样不解风情。比如,读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荡气回肠的千古名句时,我就忍不住困惑:这里的一、二、三后面的量词以及量词后面的名词是什么呢?以及,为什么是三生万物,而不是四生万物、五生万物、十生万物呢?又比如,儒学大师朱熹讨论先有理还是先有气:“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搭挂处。”读到这样的文字,我又会不识趣地想:朱博导啊,能否定义一下什么是“理”什么是“气”?

实证精神大约是中国文化里最缺乏根基的传统之一。据说中国人崇尚的是“意境美”,不屑于西方人把鼻子画成鼻子、眼睛画成眼睛的透视观,又据说中国人精于“整体主义”观,看不上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认识论,于是在意境美和整体主义的感召下,在中国一切学问往往都被搞成了文学。伦理学、政治学、哲学就不说了,连医学也是如此,“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修辞真工整,意境真优美,可以直接入选《古代优秀诗歌选集》。

这种语义含糊、逻辑不详、论据朦胧的“印象主义”在今天中国的知识界界仍然大行其道。比如,这样的观点往往随处可见:“中国人只注重现世稳定,西方人才注重抽象权利”;“中国的小农文化根深蒂固,所以搞不了民主”;又比如,有一回我在美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听见一位中国学者掷地有声地说:没错,文革的确带来很大的混乱,但是,我们中国人不怕乱!我们中国人就是热爱乱!台下的国际友人被感染得啪啪鼓掌。

而实证是什么呢?实证无非就是“推敲”二字,就是多问个“此话怎讲”以及“何以见得”。用科学的语言来讲,就是一讲逻辑,二讲论据。在讲求意境美的文化里追究逻辑和论据是讨人嫌的,主要是破坏气氛。人家在那翩翩起舞如痴如醉呢,你咳嗽一声说:这个这个,您的裤子拉链没有拉紧。

但是印象主义论断真的不需要推敲吗?学者Inglehart多年致力于各国观念调查,结果早在01年就有数据显示,对于“民主太优柔寡断,太多口水仗”这个判断,中国1000个随机受访者里有65%不同意,美国才61%;对于“有民主经济就会变糟”这个判断,中国人里74%不同意,与美国78%的数据相差无几。 可见奥黛丽·赫本在美国算个美人,在中国也算个美人。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很可能对民主的含义有误解,很多人以为多出几个包青天就是民主,但是从未见过鸭子跑听过鸭子叫,对鸭子到底长啥样有所误解亦属正常。何况又有研究显示,越来越多中国人从“程序和权利”的角度而不是“吃饱穿暖”的角度来理解民主的意义——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条件好的人越理解民主之普世含义,随着中国人教育、经济水平越来高,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文化不是司母戊大方鼎,两千前长什么样,两千年后挖出来还是那样。

再说“小农意识”。又有不识趣的学者通过对江苏12县的调查发现,这12个县的抽样农民里,82% 认为村支书应由选举产生,近60%认为最高领导人也应选举产生。多数被访者甚至坚持,即使选举带来混乱也不应放弃。至于市场经济,就调查当年来说(2000年),大多数农民支持市场经济,支持率比北京市民还高,可见这些这些小农真小农,急需长衫飘飘的知识分子们从天而降去启蒙去改造。

当然印象主义者很可能要说:这些数据可靠吗?不可能。好吧,人家走街串巷得来的数据还不如你一拍脑袋的感想靠谱,看来以后要比谁的学问更权威太简单了,就比谁的眉头更紧锁,要不比谁的风衣更飘逸也行。另外总有人说,论据论据,社会现象靠数据事例说得清吗?你这是科学主义。我想,现在要打倒一种思想真容易,在它后面加上“主义”二字即可宣布胜利。“主义”前再加上“帝国”,打击就更有力了。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逻辑和论据当然不可能说清所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有逻辑和论据总比没有更好一些。中国近当代知识分子里我最爱的还是胡适和顾准,因为在一个几千年陶醉于“意境美”的文化里,他俩一个讲实证精神,一个讲经验主义。不狐假虎威,不故弄玄虚,倾心于“此话怎讲”和“何以见得”这样朴素的思维方式。当然他们因此也分外孤独,在其所处年代里,简直可以说是孤鸿哀鸣。今天的知识界是否好些了呢?我放眼望去,一堆人在玩前现代,另一堆人在玩后现代,独独中间那一望无际的空地上,仍然人迹罕至凄凉无比。

2010年8月6日

我看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的第一部小说,写得一般,其中大段的武功打斗我都是跳过不看的。

且不说小说写得怎么样,只说其中的人物,我对书中的主角陈家洛非常讨厌。原因是,他不但不保护香香公主,甚至还无耻的将香香公主送给乾隆,光是这一个行为就不枉“禽兽不如”四个字的批语。我自己在设想,如果我的老大是陈家洛,发生了香香公主这件事,我会立刻转头就走,离开陈家洛这个禽兽。有人会说,陈家洛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天下苍生,这么做无可厚非。我不敢苟同。

先讲个故事,李敖当年在李敖有话说节目里面讲了一个故事,台湾白色恐怖的时候抓到一个gcd,gcd宁死不屈,这时候审讯的人就把gcd的女朋友抓到他面前,明确告诉他,如果你不招供,就把你女朋友当着你的面强奸。李敖问大家,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李敖的答案我记得是毫不犹豫的招供保护女友。并说,如果是真的gcd,就应该这么做,如果为了gc主义任由女朋友被人强奸而无动于衷,这种人还算真的gcd吗?

为什么呢?可以看到上面的故事里面,确实存在极大的道德困境,一边是爱人,一边是理想是主义。其实并非难回答,我们的老祖宗已经给出了答案,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能齐家,如何平天下;不谈齐家,何以奢谈平天下?

根源是什么?是人性。胡适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凡是那些把人民、苍生挂在嘴边的主义都需要警惕,往往是这些主义最爱打着人民的旗号去侵犯剥夺个人的人性。凡是违背人性的主义都应该被唾弃。

所以,每次我看到电视上宣传某种所谓的“工作模范”,他们所谓“舍己为人”,所谓“舍小家顾大家”,有一万个理由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孩子病了父母病了都不回去照料,甚至加紧宣传说孩子父母因为没有及时得到照料产生了严重后果。每次看到这种人,我都在心里骂他们一万遍禽兽。更可唾骂的是,宣传中把这种极度没有人性的行为宣传为正面典型。呜呼~皆禽兽不如也。

2010年7月29日

农民工杂感

今天去坐公共汽车,坐的路程比较长,上上下下好多农民工。其实,我从办公室到寝室的路上,一样的充斥着农民工的身影。脏,是我对农民工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我毫不掩饰的说,不管在公共汽车上,还是在路上,我一般对农民工都躲得远远的。我真的从内心不歧视任何人,但是必须躲,因为实在是脏。

但是,同时,我心里深深的悲哀,都是我们的同龄人啊。每次我看到他们,我在想,他们应该和我们一样啊,即便是体力工作,面对的工作环境可能要恶劣一点儿,但他们也应该能够维持基本的体面啊,是谁把他们变成非洲难民一个样子的呢?

柴同学说得好,如果有洗澡洗衣服的条件,哪个人不愿意洗得干净一点儿穿得体面一点儿呢?同时,他们可能也没有受到这样的教育,穿得干净体面一点儿,并不仅是自己的事情,还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可是,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是谁的错呢?

其实,中国俨然已经分为了两个族群,一个族群是大部分农民及农民工,这类人文化层次低,这类人个人卫生习惯差,使用的都是劣质的产品;一个族群是大部分城里人,这类人受到基本的教育,有基本过关的个人卫生习惯,使用的产品基本上还算过关。当我们嘲笑旁边的印度阿三家贫民窟和写字楼的巨大差距的时候,好像对我们身边一直是这样视而不见。

一个好的zzff的基本任务就是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教育、卫生的生活条件。虽然,对于后一类人,我们的zzff一样没有尽到责任。但是,对于前一类人,我们的zzff是完全的失职。这是我们的zzff的罪,不可弥补的罪。

检讨已经有的罪固然重要,但更应该从灵魂深处闹革命。我想起一个事情,马英九和蔡英文在电视上公开辩论的ECFA,他们谈论的是一个工具机小老板的生计,没有人去谈论中钢,没有人去谈论石化,没有人去谈论鸿海,这才是民生。即便是做做样子呢,比某些不做样子的地方,我觉得要好。这就是灵魂深处的东西,当一个人天天仰望星空的时候,当一个人天天叫嚣着我们是世界五百强的第一名的时候,他怎么会看到脚下的寡民呢?

我们要记住老冰在最近的blog里说的一句话:“现在央企人模狗样的在外面混只不过是这二十年中农民工们的血汗钱由着他们任意糟蹋而已”,我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央企吧~

2010年7月27日

旧事重提:也谈保护方言

最近广东人对普通话的推广有点儿意见,要起来捍卫自己的方言。我想喜爱方言,爱说方言,这是好事。作为我本人来讲,我十分喜爱重庆四川的方言剧。

不过我注意到这次争论中的一些误区。比如,

1、粤语(注意,粤语不等于广东话,还应该包括广西话)最接近中国古代语言。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查查维基百科就知道,粤语是中国古代中原语言混合到古代南蛮土语中产生的一个混血儿。只能说粤语中保留了一些古代中原汉语的音素(比如一些辅音如ng和一些尾音如m)和一些词汇(如饮茶、我等)等。有人据此说粤语是比普通话更适合推广的通用语言是很谬误的。其实,在我的记忆中,要说保留古代中原汉语音素最多的要数闽南话,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查一下。

所以,每次听到说唐诗应该用粤语朗诵更加接近原本的韵味,我就只能笑一笑作罢。李白活过来的话,他会笑你用南蛮土语在念他的诗呢。不过,李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个碎叶(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西戎人,想来口音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哈哈哈哈,玩笑。

2、粤语保留古代中原的语素很多,是因为粤语是不变的,很稳定的,不像现代中原语言里入音已经消失了,平分了阴阳等。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粤语实际上变化得不比任何一个方言慢。同样是维基百科就知道,清代的外国人就清晰的记录了粤语的急剧变化,一些辅音消失了,一些新的辅音诞生了。

3、古代中原话就是正宗的,复古就是正确的,还举到了民国订出老国音的例子。这更加错误,语言是在发展的,我想胡适的白话文运动很伟大,伟大的最重要的点就是你怎么说话就怎么写文章。我们连写文章都不要复古了,音还复什么古?

再说了,复什么古?复北京的古?你知道宋朝时候北京人怎么说话?复中原河南的古?那到底是复山西人从大槐树到河南以前的古呢还是以后的古呢?干脆去挖掘重庆巴山地区的土家人老话的古吧,嘿嘿~

当然,一些基本常识我们还是要有,传说章太炎把北方官话称为金元虏语,这是有很大的道理的,北方话也古代中原话也差得很远了。但是架不住官话体系说的人多啊,从长江划界,北边的人几乎全部说官话,金元虏语也就金元虏语了吧,又怎么着呢?又不是研究语言学的。

顺便提一下,以陈丹青为代表的一帮艺术家、知识分子说我们的白话受到了毛语体的影响,应该恢复红楼梦以降被张恨水张爱玲发扬光大的旧白话体系。这也是错误的。还是那个理由,你怎么说话就怎么写文章,干嘛恢复什么?曹雪芹干嘛不恢复成关汉卿的白话呢?

所以,复古?那是吃饱了撑的!

(维基百科的粤语:http://zh.wikipedia.org/zh-cn/粤语

其实,方言这个问题很复杂,我的主要观点在2005年的这篇旧文中已经阐述得非常明白。就是

1、语言是发展的变化的,没法停留住,所以没有保护一说;
2、一门语言如果没人说了就让它进博物馆留给语言学家好了;
3、说什么话是自己的习惯问题,我们只要好好说话就行了;

下面是这篇旧文,郑也夫先生的原文在我旧文的评论中有引用。里面有一个错误,官话不是官场上互相交流的话,这个定义不对,是因为我当时对官话这个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不好意思。

——————

也谈“保护”方言

http://cqlixiang.spaces.live.com/blog/cns!FB7205F2D9484AFB!302.entry

2005/5/28 22:35:01

前言:我很敬佩郑也夫先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这么有良知的关注社会问题,敢于说话敢于提出自己观点敢于批评时事。但是就这篇文章来看,讨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的郑也夫先生并没有体现出一个社会学家的专业功底,而仅仅局限在提出问题的层面上,这是我所批评的立意点。换言之,如果这篇文章是作为经济学家的茅于轼先生写出来的,我可能会大声喝彩,但是这篇文章出于社会学家的郑也夫先生之手就有所商量了。就像我们学物理的,在讨论相对论的时候不仅仅应该限于尺缩钟慢的一般性讨论一个道理,不是吗?

郑教授原文我引在下面的评论里面,有兴趣的读读不错的,呵呵呵,奇文共欣赏嘛!

昨天有人推荐给我一本书,是郑也夫的《信任论》,于是我goo了一下郑也夫何许人也,顺便也想找《信任论》的电子版本来瞧瞧写的什么,很可惜,没有找到。不过倒是查到了郑教授的一些短文章,其中有一篇《是保护方言的时候了》很有趣,写得很“精彩”,看完文章想给这篇文章的郑教授一个评价,作为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者能如此对研究的对象投入主观感情,确实是带有人文精神的理想主义者。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从来都是很喜欢方言的东西的,而且也操着一口我自认为标准的市区重庆话,而且不打算在家里对父母长辈小辈普通话起来。但是我看了郑教授这片奇文却深深地不赞同起来,我想问,何谓保护方言?

要谈这个问题,先要从方言是怎么回事谈起。我不是语言学家,不过我们按照常识来看,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来表述很可能表述不一样,相近的人的表述会相近但也有差异,这种差异会随着居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居住地相隔很远,那么这种差异大到让人感觉到大不相同。举个例子来说,重庆近郊北碚与市区的人在“我”这个音上的发音就不完全一样,但是总的来说差异是小的。如果到了县城綦江,那么綦江人的发音又与重庆市区发音差得更远了,一听就知道是綦江人。过了綦江就是贵州地界了,虽说贵州人的话被称为贵州话,在我们所知道的典型的贵州话里面“肉”发“如”的音,不过与綦江相邻的贵州地界的发音与綦江的差别很小。贵州很大,渐变到了贵阳市区发音又变化了很多了这下子和綦江话也大不一样了。考察这一路下来,重庆市区到贵阳市区发音,虽然单看两头差别很大,可是这是由小差别慢慢累积起来的并不是突变而是渐变。这是从分布上面看来的。下面我们从历史上面来看方言。语言从来都是在发展当中的。看看诗经就知道,2000年前的人说话是那个样子的,那就是那时候的现代诗,现在谁还在那么说话?现代也是这样,口语在发展着。在重庆,60年代的人就是我们父母那一辈很多读“荣誉”成了“云誉”的,80年代的我们已经很难有把“荣”字读成“云”的了。不管如何,语言是在发展中的,并非静止的。说起发展,跳出来轻松一下,讲个我知道的小故事,说当年重庆方言不是这个样子的,现在的成都话是当年西南地区的官话,流行起来是大略因为重庆水路发达,西南各处来的人都有,需要一种语言好交流一些,袍哥人家就在官话的基础上加上了重庆自己的地方特色慢慢演变成了现代的重庆话。官话也就是普通话,是官场上当官的互相交流用的。讲笑了,言归正传,上面说的都是大范围的问题,具体到个人,不管从方言的分布还是历史看来,方言都是自己说话的习惯问题。

知道了方言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来说郑教授这篇文章,奇文呀!逻辑思维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混乱!谈到“保护”两个字,是不是能够保护的东西才谈得上保护呢?这虽然看起来是句废话,可是,我们可以来考察方言这个客体是不是能够保护怎么保护。前面谈到了方言众多特点里面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渐变性一个是发展性。渐变性发展性都可以归结为所谓说发言就是自己的说话习惯。就说重庆话,每个人说的重庆话有些词的用法和发音都可能不完全一样,完全是一个个人习惯的问题,何谈得上保护?“积极的方法,保留住”的意思是不是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发音习惯?那我有一天突然想说北京话,郑教授一定要跳出来指责我不保护方言了。还有假如人家习惯丢掉某些词意某些发音,人家乐意,碍着郑教授什么事了?郑教授要保护是不是要我们重庆人都把“荣”读回成“云”?那为什么我们不恢复更早上去,都去像红楼梦里面的人那样说话?据我所知,曹雪芹的那本红楼梦里面人的对话可真是当时真真切切的对话呢,何不保护保护学回去算了?还有即便是曹雪芹的时代也不够老呀,那何不学学诗经“关关雎鸠”起来?郑教授说了半天也没告诉我们,方言怎么保护才是呢?“保留住”难道要我们停滞不前?不行!语言如果是一个人我简直可以听到他大叫:“我要发展!”郑教授要想螳臂当车是不大可能的。上面谈了保护方言的一层意思,就是方言这个客体谈不到保护的问题,因为,方言是自己习惯的问题。

作为社会学家的郑教授大约是不满国家推广普通话和大力的英语教育,发现我们可爱的方言在大众媒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写出了此文。关注国家的大事小事是好的,不过立论方向性的错误和逻辑的混乱。这里不谈普通话是不是值得推广,其实只要你十年前到广东街头问路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就知道了人人能讲普通话的好,注意是人人能讲,不是人人只讲,大概是郑教授忽略了这个区别。这里只谈大众媒体上方言的弱势地位,诚然,国家以类似法律形式规定大众媒体不能方言起来有些问题,不过郑教授似乎把媒体上的方言弱势等同于任何场合的方言的弱势了。不过据我所知,方言却在各地处于相当强势的地位呢!绝大部分人还是讲方言的吧?除非不讲普通话碍于交流了只好普通话起来。就算人家愿意讲普通话又碍着谁了?只要他or她觉得方便就好。这是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语言本来就是交流的工具,方便就好,何必强求?而且方言现在还是处于强势的。那么假如方言有一天真的处处处于弱势了怎么办?如郑教授者又焦虑起来了。其实不用担心,一门语言说的人少了,消失了就消失了呗。没人说的语言还要它来干嘛?语言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嘛,因为有人说而鲜活,因为没人说而死掉。

当然消失的语言这个问题有没有谈保护的地方呢?有!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的时候就需要研究这类东西。比如在研究红楼梦的语言特点的时候就需要研究当时江浙一带古老的语言特点。但一门方言消失不是消失关我们什么事?我们只要好好说话就是了,关你郑教授什么事?难不成你还来规定我们该怎么说话?

综上所述,方言谈不到保护,我们只要好好说自己的话就是了。有一幅有趣的画面出现在我脑子里,郑教授在那里摇旗呐喊“保护方言”,方言怒目而视:“去XX蛋,谁要你保护了!”于是我只有把郑教授这篇文章当作郑教授茶余饭后的消遣的思考而已,只怪思考得不深入。

后记:郑先生是看到了许多社会问题的,可能看得比我更深入。可是,这篇文章郑先生的立意是错误的,或者说郑先生想保护的或者能够保护的并不是方言,而是以方言为重要特色的地方文化,或许郑先生写作一篇关于发展地方文化的文章会比这篇文章来得更为精彩更为有说服力。

2010年7月6日

红楼梦

算起来,红楼梦是我拥有版本最多的书,最早看的是人民文学80年代初经典的程乙本竖排本,后来又陆续买了自己的程乙本、甲戌本、庚辰本;

红楼梦是我看过唯一的三遍以上的书,每次拿起都舍不得放下;

每次读新的小说,都不免在心里将其与红楼梦做比较,每次都觉得还是红楼梦更好;

宝玉、黛玉、宝钗、还有慈祥的贾母史老太太,就和那只猴子那只猪一样,我坚定的认为,他们曾在这个世界上真实的活过。

手机里歌曲来来回回,不变的是红楼梦12首组曲;

就像那只猴子那只猪满足了我对外面世界的想象,大观园可能是我的精神乐园,雪芹先生的词加上王立平的曲,立刻能让我静下心来远离尘世浮华。

红楼梦

看了一点儿新红楼梦,勾起了对红楼梦的千百种情绪,揉来揉去,只想起这首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 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 银满箱 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 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 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 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 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 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2010年6月28日

20年,让我痴

曾几何时,没有cnBeta没有瘾科技,每年春节都会带回家当年电脑报合订本,睡觉之前躺在床上阅读它是春节在家的一大乐趣。

曾几何时,在高三的忙碌和高考压力中仍然抽出一点儿时间去高中的图书馆翻一翻计算机应用这类杂志,这一般是某些保送了的贱人的特权。

曾几何时,眼睁睁看着网站大爆发,写下至今仍然记得的文章,论述这种没有收入仅靠风投的经济一定会崩溃,幸运还是不幸,果然,昙花一现。

曾几何时,用QBasic程序写了第一段动画程序,让一个方块蹦来蹦去。

曾几何时,注册电脑报上介绍的一个叫做OICQ的软件,两年之后竟然还记得这个号和密码,于是有了7位数1开头的qq号。还有另一款软件PCICQ,现在叫做网易泡泡。

曾几何时,终于拥有一个56k的Modem,一小时的拨号价格从3块、2块下降到1块。

曾几何时,没有新浪,没有搜狐,没有Google,没有百度,拉利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还在斯坦福吃盒饭,网络上只有一个大公司,叫做雅虎。

曾几何时,一个28.8的Modem,连接上互联网,注册了一个163.net,一个牛逼的名字,叫做“中国网络电子邮局”。

曾几何时,给姨婆夸夸其谈Windows和DOS的区别,被舅舅打断:你没说到点子上,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Windows支持多任务。

曾几何时,闯进一个神奇的地方,叫做Windows,从此,生活多了一扇窗户。觉得里面最神奇的一个程序其实叫做画图。

曾几何时,见到了一种不是纸做的笔记本,上面有一个搞笑的设备叫做轨迹球。

曾几何时,大富翁和三国志成了比与同学们嬉戏更好玩的游戏。

曾几何时,有一个叫做CCED的软件,竟然可以用键盘画出表格。帮英语老师做了一个背单词的表格,很有成就感。其实,CCED早于WPS。

曾几何时,打开黑黝黝的DOS,第一件事情就是进入UCDOS,中文神奇的出现了。

曾几何时,一个小屁孩,端着板凳坐在舅舅身后,痴痴的看着屏幕上闪现的看不懂的字符,cd、dir、del……心里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这么熟练。

曾几何时,一个五年级的小屁孩,在某个中学机房用到了一台坏的苹果机,老师也不知道怎么修,他就和同桌共享了中华学习机,学会了长城Basic,编出了第一段程序。

曾几何时,这个小屁孩还不会按英文念A、B、C、D,只会用拼音的发音去念。

曾几何时,一个更小的小屁孩,在妈妈单位的机房,在一个叔叔的指导下,打了一款游戏,操纵炮去轰炸伞兵。据说这位叔叔后来因为计算机技术去了日本。

20年,这个东西,让我痴,写到这里,眼角有点儿湿润。

其实,前几天听到了计算所软件所的一些历史,这可能算是庙堂的历史吧。

上面的文字就算一个痴痴的小屁孩的野史吧。

下面是人家总结的江湖野史,赫然发现,这些野史几乎都经历过。

——————

来源: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220.html

回忆今非昔比的十年互联网站长之路
作者:读者投稿 (user)

今天无意看见了cnbeta的文章《用户眼中已经消亡的十大IT技术》,突然有种冲动想写一写中国互联网这么多年发展之路的回顾,当然,是从一个小站长的眼光与角度去写的。站长之路掐指一算已走过十年,回忆那个年代的互联网,那个年代的计算机,那个年代的软件,不仅感慨万千。

1、modem拨号上网。当年大多数计算机的上网方式都是拨号上网,连最初成立的几家网吧都是。想上网了,先把电话线拔下来,插在机箱后的modem接口上,然后打开IE,输入网址。由于拨号上网价格不菲,甚至在准备拨号之前都已经准备好了需要浏览的内容。然后就听见吱吱嘎嘎的拨号声,大概持续半分钟,通讯完毕,可以上网了。速度当然是满如蜗牛,所以那时候的计算机杂志上才会有铺天盖地的“教程”教你如何提高网速,比如修改注册表、加大缓存等等;

2、那时候建立一个网站几乎是没有备案一说的,只要不是BBS,找个可靠一点的IDC,就可以上传网站了。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的CMS系统,大多数网站都是一群狂热的技术爱好分子手动写的HTML.那时候还是1.0时代,网站的互动几乎没有,想添加一个页面还得重新写页面代码,然后逐个加入链接;建立好了网站,即便是一个人访问,也会让你心头兴奋不已。那时候没有SEO之说,疯狂的寻找认识的人,然后告诉他自己的“烘焙机”(homepage),然后放上一个链接。纯粹的友情链接,多么纯粹;

3、还记得那时候,通过telnet上浙大的BBS,每一次交流都得通过命令来完成,首先输入username,然后password登录。估计现在还发生这场景,别人一定认为你是黑客;

4、那时候是html与asp的天下,漫天遍野的网站都是“真静态”的html,或者高级一点的用asp.现在想想那个ASP漏洞满天飞的互联网现状,不仅胆战心惊;

5、疯狂的研究“Netants”(网络蚂蚁)与网际快车。在那样一个纯技术的年代,每个上网的人都异常关注网速。于是乎这样的加速下载软件也非常常见;还记得那年颇有争议的“多线程下载”技术,让中国的互联网界展开了一次宏伟的大辩论。

6、那时候是没有流氓软件之说的,有的只是《超级解霸》、《Norton》、《KV3000》……关注网络安全的你一定还对手动输入病毒定义的窗口印象颇深。

7、QBASIC,最初的编程工具。虽然功能简单,但作用强大;在那个年代,我们学校就有老师用其来统计学生成绩了,引得其他老师一整仰慕;WPS,那时候是国产软件的骄傲,能让万恶的DOS下面出现我们伟大的汉语了……

8、随时出现的无法预测的蓝屏永远是心中的一片阴影。尤其在windows98下,Microsoft更是将蓝屏的伟大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编写WPS文档的时候,冷不防蓝屏了,但好在WPS也是有自动存盘功能的;在下载文件的时候,冷不防蓝屏了,心理暗骂机器怎么这么不争气……

9、软盘永远是万恶的病毒之源。老师会一遍一遍教我们,千万不能使用不明来路的软盘,否则机器就会中病毒!可是现在,想找一张软盘还得跑遍整个电脑城,也许更多的人只知道软盘就是一个方形块。大家也一定有为了拷贝游戏,把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拖进软盘的经历,等到兴冲冲跑回自己的电脑,却发现游戏都不能用了。

10、五笔指法练习,大多数那时候接触电脑的人现在都能流畅的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而现在的90后,基本上不用指望了。但实际情况已经证明,在人工智能如此发达的今天,拼音输入法一点也不会比五笔输入法慢。

弹指一挥间,十五年过去了,互联网已翻天覆地。

来源:网趣在线投稿,来源网址 ,转载保留链接。

2010年6月8日

读XX日记随笔

XX日记是第一次体制内的高层人员对XX事件有一个总结与回忆,其史料的丰富值得每个中国人都读一下。然后,静下来思考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别的国家,他们的政府会如何反应。再思考一下,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今天的中国,该如何反应。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坐在那个高位上,碰到这个事情该如何反应。我想这会颇有所得,对理解当今的现象,特别是看近十年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会发现抓到了一条线索。

另外,中华5000年的历史,宫廷斗争是不变的主题,我觉得XX日记比任何清宫戏精彩多了,八卦有,阴谋权术有,整黑材料有,诚惶诚恐有,胜利方的得意和失败方的失意都写得淋漓尽致。谁说XX的文笔不好?百年之后,谁知道这不是评书演义的话本?

这是昨天读XX日记的随笔记的有趣的地方,整理出来以作记录。当事人的人名以X代替,XX表示两个字,XXX表示三个字。不写出来,免得麻烦,有兴趣的话自己猜,或者直接问我。

1、读最近香港流行出来的XX日记,有个感觉:没有昏君,哪有佞臣?XX把污水泼向所有人的目的真的达到了,呵呵,真的每个人都不干净~

2、那个天天在凤凰卫视神神叨叨忽悠文化的王鲁湘还有这个背景啊~真是吃惊~

3、XX的日记挺好看的,爱不释手

4、从XX的日记看,XX对XXX恨之入骨~XXX的去年发表的书还没看完,一会儿去找来对照着看,真有意思~

5、XXXX和XX的讲话水平明显高于XX啊

6、“XXX这个人有思想、有能力、也有魄力”,这是说的我们熟悉的XXX吗?

7、一个有趣的细节,所有地方大员里面,XXX是最后表态的~

8、居然还有金融大鳄索罗斯的事,真是乱啊~

9、XX的日记看了3/5,说明了一个道理,戊戌变法是注定要失败的。平心而论,就光绪这个政治水平还想搞政变,自不量力

10、XX的日记看完了,呵呵,没什么特别评价,只是感觉XX和我们完全是不同时代的人,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XX的日记,对了解比我们年龄大得多的人的想法以及了解我们自己的国家曾经的运作是有好处的。

2010年6月4日

他们,是我们的启蒙者

他们,早已没有了英雄的光环;

他们,还是不可饶恕的叛逆者;

他们,其实已经成为面目可憎、唯利是图的中年人;

他们,其实已经成为平凡生活的我们;

但是,那一刻,他们,为我们揭去了那块红布;

那一刻,他们,是我们的启蒙者。

让我们记住海峡那一边,有一群同样的人,有一个美丽岛的传说;

让我们记住太极旗升起的地方,有一群同样的人,有一个值得铭记的地方叫做光州;

以及他们……

让我们在心底记住,在遥远的德国,那堵墙倒得如此迅速。

2010年5月27日

富士康事件

在我看来,富士康的问题很简单,就是劳工的休息权得不到保障的问题。首先,长时间的高强度的简单重复的工作模式就是违反世界上任何一部劳动法的。其次,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如果还没有足够的休息,封闭管理造成的没有足够的放松和足够的交流来减压,心理出现问题并不奇怪。都市白领据说日渐上升的忧郁症,不也是这样的原因造成的吗?唯独是一个富士康吗?

富士康说自己没有责任,确实富士康没有从楼上将员工推下去,那些员工都是自己跳的。但是员工的休息权得不到保证是不是富士康的责任?不遵守国家的劳动法是不是富士康的责任?富士康和深圳市政府调查,说没有超时用工的问题,我看到这种新闻我笑了。做个假的出工记录还不容易?现在甚至是自动化的做假的出工记录。谁不知道中国的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都存在超期用工的问题?

推特上有我平素敬佩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写,要将案件个案分析,有的人并不是富士康的工作原因去跳的,而是可能感情出了问题之类的,所以不应该把责任推到富士康身上,不要一味的指责富士康是血汗工厂云云。我赞成个案分析,但是,公司逼自己的员工没日没夜的加班,高强度的简单重复劳动,由此会造成心理问题,我想连郭台铭都知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不知道?劳工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工人。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大家都有所耳闻,那里面的工厂也没有打工人,但是仍然被称为血汗工厂。并不是只有打骂员工,粗暴对待员工的工厂才能被称为血汗工厂。其实,富士康这种原始福特制的工厂,把员工当作零件当作动物,冷漠的对待其心理,粗暴的(或者说表面上文质彬彬的)剥夺员工的休息权,这样的工厂难道不应该被称为血汗工厂吗?

推特上甚至还有我平素敬佩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说,富士康有没有不让员工辞职,如果没有,那么富士康就没错。我彻底的无语。。。

权利其实是有的,白纸黑字的《劳动法》在那里摆着。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但是,权利不是别人恩赐的,权利是自己争取的。欧美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劳资矛盾始终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甚至在20世纪造成了半个地球的共产主义运动。走到今天,我们看到劳资矛盾趋于缓和,以人类的聪明找到了一个解决劳资矛盾的方法,就是工会。虽然,工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在某些国家,提起工会,可能和想起黑社会差不多。但是,毕竟,工会使劳方能够和强大得多的资方平等的谈判,这个作用,至今无法忽视。

其实,富士康事件被报道之初,“工会”二字第一时间就蹦出在我脑海里。我很惊讶,几个月以来,我所看到的所有帖子,包括官媒、牛博、推特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到了“工会”以及工会所代表的“劳工权利”这种词,非常奇怪。

今天,终于看到平素我不怎么敬佩的王三表老师,非常简练,直白的把富士康事件剖析得如此清楚,不能不转。我觉得王三表老师把劳工的现今在中国的处境形容为肯德基鸡场养鸡非常棒,非常贴切。不独富士康如此,大部分的产业劳工其实都处于不同的鸡场中。比如,前几年我看到马云对阿里巴巴员工的讲话,就不寒而栗。

奇怪的是,我们为什么要重复去经历马克思经历的那个资本主义的黑暗年代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吸取人家的教训,用人家的成熟经验呢?真的要像王三表的余音绕梁“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吗?

——————

Source:http://www.wangxiaofeng.net/?p=5657

昭仓跳下去了,堂塔也跳下去了……

几乎每天富士康那边都会传来新消息,“跳”的数字在不断增加。据说现在为防止跳楼,已经把宿舍变成鸡笼子。但是想死的人总会想到别的办法,比如上吊、撞墙、割腕……可能在过几天,我们会发现富士康员工又发明了新的死法。

有人认为社会大背景导致跳楼现象频繁出现,比如信仰的缺失,社会的异化,教育的失败。大道理怎么说都对。今天我又看到如何处理跳楼问题,写得很有“见地”:一是加强安保防范再发生自杀事件。二是加强心理疏导。三是加强劳动监察。四是强化企业的员工尊严教育。五是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满足精神需求。六是构筑“关爱圈”,防范“社会疏离感”。七是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建设。如果这七条就能解决问题的话,我从楼上跳下去。

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去富士康工作?18岁以上的无业人员,从事的都是简单的机械劳动,甚至不需要有多少文化教育。虽说他们生产的产品都带着高科技色彩,但劳动者本身并不需要到高的文化素质。欺负这些人很容易,就像大型养鸡场饲养肯德基原料一样。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

真正要解决类似富士康的问题,需要这样,一、各个行业都该建立保护该行业人员权益的工会;二、允许工人有罢工的自由。似乎这两条在贵国实现不了吧。很多规则的确立,确实靠生命作代价的。在一个生命比任何东西都不值钱的地方,想确立一个规则,需要死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好多人……

2010年5月18日

Williamlong月光泄密事件,无条件支持月光!

最近某一期的号称“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报道了深圳的“小龙”创办的论坛“月光论坛”的所谓地图标注泄密事件。

原始视频: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74098461612887

视频中的“小龙”就是网络上计算机博客界大大有名的Williamlong,其博客访问量在国内计算机界应该是高居第一。通过视频我还知道,Williamlong原来和我我同龄,真是荣幸。

但是,月光博客和月光论坛并不是一回事,据Williamlong自己的博文讲,Google分析站统计的月光论坛的访问量一天才几十人次,两个月才累积到2000人次。对于一个论坛来说,如此微不足道的访问量,却引起了焦点访谈的关注,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参见:Williamlong《关于月光论坛的一些说明》: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180.html

那月光论坛干了什么呢?CCAV的视频口口声声说月光论坛收集整理了重要军事站点的地标,标注了其地理坐标,标注了军事机密的内容。那Williamlong本人在月光论坛的管理过程中干了什么呢?CCAV的视频通过剪接,好像Williamlong本人承认自己将网友上传的资料进行了汇总。然后,虽然CCAV没有进行结论,但是观众自然就得出了,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有预谋的”泄密事件。我看深圳那帮所谓的“执法人员”也是这么想的。顺便说一句,我从来不知道国土资源局也可以进行“执法”,中国到底有多少暴力性质的“执法部门”或者类似香港说的“纪律部队”?

1、我们即便承认月光论坛这么干违法的话,怎么会轮到月光论坛的呢?

我们都知道论坛是干什么的,论坛是典型的用户提供内容的网站。用户提供内容,你就难免遇到有那么一些用户贴一些某些人看了不爽的内容。那么,作为论坛的管理员,确实有义务对论坛的内容负责。但是,小型论坛或者私人论坛,由于管理员往往只是利用业余时间管理,按我们国家变态的要求去管理论坛是不现实的,不信的话,谁有兴趣可以去问问百度贴吧的删贴队伍多么庞大。那么小型论坛往往就出现一些游走在法律边沿的问题,比如黄赌毒等。国家对这些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影响规模实在有限,并且实在是难以有效管理,就像街边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一样。而对月光论坛这么微型的论坛动用国家宣传机器进行轰炸,实在是匪夷所思。

如果月光论坛真的有问题,主要应该查处的不应该是这种微型论坛,而应该是巨无霸。我敢肯定的是所有的军事论坛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么应该曝光的是哪个论坛呢?国内最大的军事论坛是哪个?不错,铁血!随便查一查,都用不到任何技巧,就可以看到铁血上技术贴的内容充实和留恋量可不是月访问量只有1000来人的月光论坛可以比拟的。不查大的,专查小的,是何道理?就像有组织的集团群殴那叫黑社会行为,两个人打打架最多是个治安问题,更应该管哪个?

2、肿菊对论坛这类用户提供内容网站的管理要求只能用一个形容词就是“变态”,再加一个形容词就是“无耻”。

不仅世界传统的色情、极端主义、恐怖主义词汇要上过滤表,中国传统的政治性词汇也要上过滤表。更有甚者,其实根本就没有一张过滤表,时事新闻的词汇(比如你熟悉的躲猫猫,俯卧撑等等)、领导的好恶、肿菊自己的突发奇想都可以成为需要过滤的内容。这要求网站的管理者必须不断的揣摩上意,上面可能会不舒服什么了,赶紧就把这种内容过滤掉。

封建年代,上意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的意思。现在倒好,上意有无数个,肿菊只是其中比较招人讨厌的之一。比如最近的袁腾飞事件,不就是一个高中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两句真实的历史吗?上意就不爽了。搞笑的是,坊间传闻,跳出来不爽的“上面”竟然仅仅是《北京日爆》的社长梅宁华。就是我几年前某篇博文说他是奴才的那位。这算个什么上意?连这种级别如此之低的跳梁小丑的不爽都能充当“上意”让全国的所有视频相关网站忙活一阵子,可想而知这个上意是多么难以揣摩了。

这里可以顺带提一下Google 为什么退出大陆(请注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Google的法律方面的主管明确表示,我们愿意遵守天朝的法律,进行内容过滤,但是前提是“有这么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什么需要过滤”,那么法律上没规定的就“不需要过滤”,不要一天到晚就想一出是一出的拿没有过滤某些内容而在电视上用宣传机器搞臭Google。所以,Google向“有关部门”要那个“过滤表”,我们知道,这个过滤表是“实际上不存在”的,“有关部门”当然不给。Google觉得自己无法承受每天需要揣摩上意所带来的运营成本,所以毅然退出了大陆,去了香港。这是抛开Google的“不做恶”理念光从商业利益分析Google退出大陆的原因。

参见:大西洋月刊《James Fallows对Google的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务官David Drummond的采访》
http://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0/03/an-interview-with-david-drummond-of-google/37896/
http://www.google.org.cn/posts/interview-google-vp-david-drummond.html

这里另外顺带提一下,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严格意义上的Web2.0网站?我们都知道,典型的Web2.0网站的特点就是用户提供内容,比较典型的有视频分享网站如Youtube,社交网站Facebook,小道消息传播网站Twitter,图片分享网站Flickr等。对于天朝的用户内容提供网站,你网站上出现一点儿不合上意的内容就是网站停运,整改,下线;服务器在国外的就是封锁,墙掉;大型服务就是宣传机器搞臭。我们去看Youtube、Facebook、Twitter的发展历史,无不是私人创办的互联网小公司。而互联网小公司发展最重要的就是风险投资或者现在我们所谓的天使投资。有哪个投资商愿意自己投资的网站莫名其妙的突然就被封掉被关掉被搞臭被不见掉?

而且,对于用户内容提供网站,总会用户提供内容总会有那么些用户贴一些某些人看不惯的内容。我们的以肿菊为代表的上意看不惯的内容太多了,时时刻刻G点都会被触碰到。所以,在天朝,用户内容提供网站的内容检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这还主要得靠人完成,这涉及到大量的人员投入。对于小规模网站,哪个投资商愿意自己的钱被投入到这种并不能提升网站商业利益的事情上?

这样,投资者在天朝投资用户内容提供网站需要投入额外资金以维持额外的人员成本,并且需要承担网站随时关停的风险。投资商又不是傻子,所以我们的网络内容停留在中古时代就不足为奇了。君不见优酷、土豆已经基本上变成了看盗版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的网站了吗?哪里还有半点儿内容分享的气氛在?开心网也已经将近一年基本没有“每天开心的进步着”了吗?

参见:Williamlong有更精彩的论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Facebook和Twitter?》: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178.html

3、即便我们承认中国的保密相关法律有道理,Williamlong这么干是违法的吗?

据Williamlong自己说,大部分军事内容都是论坛访问者从Google Earth现成的英文标注中翻译成中文的。我相信Williamlong这么说是比较靠谱的。因为前两个月在Google Earth上出现了极其详尽的军事标定图层,只要能用Google Earth的人就可以去下来看。我绝对不相信这是朝鲜人“泄密”,朝鲜人在那个猪狗不如的胖子的淫威下,绝对不知道Google Earth是什么,遑论标定军事地图了!连朝鲜那种类似于全国监狱的地方都能标定,天朝好歹还开放了30年了,要找一些尽人皆知的地方难道有这么难吗?比如北京人你不知道国际关系学院这种特殊学校在哪里?你不知道西郊机场在哪里?Google Earth上中国的军事图层早就满天飞了!何须“泄密”?况且,Williamlong自己说得对,真正的军事目标识别哪里是普通人能干的事情,这个是一个专门的学问,一个合格的军事目标识别专门技术人才需要培养10年。

如果将Google Earth上现成的信息翻译成中文就算泄密的话,那么就成为了典型的“外国人看得,中国人看不得”。那么打起仗来,中国人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军事基地,外国导弹是一炸一个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吗?所以,把已经早就广泛传播全世界都知道的公开的信息的翻译算作泄密,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只能被世人所嘲笑,还能干什么?

4、我们需要讨论“泄密”的概念。

先来看林达在《近距离看美国(一):历史深处的忧虑》中介绍的美国的“莫兰案”。

参见:美国政府诉进步杂志案,United States v. The Progressive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ward_Morland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v._The_Progressive

一个叫莫兰的楞头青把公开杂志上发表的氢弹的只言片语据说凑成了比较完整的氢弹制造方法,投了一篇《氢弹的秘密(The H-Bomb Secret)》到小杂志进步杂志(The Progressive),美国有关部门极其震惊,就想封锁这份杂志,理由当然是泄密,在一般人的概念里,氢弹的制造方法当然是国家机密,公开显然是泄密。最后这个案子以政府放弃起诉作罢,文章也得以发表,原因是真有好事的新闻媒体这么去试着整理公开材料,发现真的能从公开材料里得到比莫兰文章更准确的氢弹制造方法,公开材料的整理怎么着也算不上泄密,所以只能不了了之了。

林达在总结莫兰案时说,

“我想,首先是,如果一遇到“国家利益”这个震慑力量就让步的话,早就没有美国的新闻自由了。……一旦“国家利益”这个重磅炸弹能够有朝一日炸开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一个缺口,整个美国的新闻自由就很可能全线崩溃了。……那么,你一定要问了,美国政府还怎么保住国家秘密呢?除了他们自己看牢点,别让新闻界给弄了去,是至今为止我所看到的唯一办法。”

莫兰案告诉我们,在美国,普通公民是没有保密义务的,除非你担任了具有保密义务的职位或签订了承担保密义务的合同。否则,就会妨碍信息的自由流动,妨碍新闻自由。因为什么是秘密是政府制定的,如果政府把一些本该公开的东西叫做秘密,那么就可能毫无新闻自由可言了。

我想,我们的法律应该学习这种态度,尊重一些基本的法理基本的原则,不要时时刻刻干一些愚蠢的事情,更可怕的是,这次愚蠢的是法律。Google Earth在中国的清晰度本来就是所有国家里面几乎最低的,如果对于Google Earth这种新技术,还要去挥舞泄密的大棒子,那么我们国家的技术水平可能永远会停留在中古时代。所以,保密相关这类恶法可以休矣。

5、CCAV一贯的恶心,“以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已经完全没有事实。

当焦点访谈不把事实当作报道的依据,对上面的事实,特别是1、2、3点都不顾的时候,这个节目和苏共当年恶心的《真理报》有什么区别?

6、当袁腾飞、Williamlong这样的年轻的还具有小小的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都因为说了一点点小真话,做了一点点有趣的小收集,而被某些人推向对立面的时候;当投资者都对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投资望而却步的时候;当世界上所有的优秀的互联网服务都纷纷在中国消失的时候,某些人不应该想想,你们的先辈们常说的那句文革式的语言,叫做“自绝于人民”吗?

2010年5月2日

胃决定脑袋

看吴思的《潜规则》,发现古代最值钱的就是粮食,古代当个粮食局长那是最肥的差事。

我又想了想,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大陆不也是这样吗?

粮食万分重要这种遗迹还遗留到了我们读书的时候。

想想政治课历史课怎么介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是不是都讲一个故事是美国的牛奶厂商把牛奶倒到河里不愿意降价销售?

再想想历史课说杨贵妃奢侈,说的例子是杨贵妃洗牛奶浴。

呵呵,恰巧都和牛奶有关。

让我们设想一下,要是明天黄河上有人倾倒了十吨牛奶,这个新闻的热度会有多少?会比sars热吗?会比三鹿热吗?会比地沟油热吗?会比躲猫猫热吗?会比犀利哥热吗?会比韩局长热吗?我估计连韩局长的热度都比不上。

再设想一下,用牛奶洗澡,我们谁做不到?据说一罐500ml的牛奶兑水就够洗澡了,太浓的话,会伤皮肤的。

当我们吃咸菜下干饭,难逢难以吃到肉的年代,牛奶是极度的奢侈品,居然有人胆敢倾倒了十吨牛奶,居然有人胆敢拿牛奶来洗澡,这是多大的罪过!!

这,就是胃决定脑袋的道理。

只是我们在胃决定脑袋的时候,我们没有牛奶丰富的经验,我们绝对不能理解,人家美国人可能并不如我们那么在乎那些牛奶,他们在乎的是牛奶被倾倒这件事背后的经济学含义;我们也绝对不能理解,洗得起牛奶浴其实并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我想说的是,在这个时代,要一群人去理解另外一群人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要没有经验的人去理解人家的经验,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比如,这次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城市化逐渐被质疑的今天,我们还在把这个口号当作先进的东西向世界宣扬,特别是在上海这种城市化比较失败的地方,说明我们的胃还决定着我们的脑袋。

我更想说的是,要摆脱一点胃决定脑袋的奇怪境地,最好的办法就是信息的流动以及广泛而自由的交流。信息越不流动,交流越不自由,在一个人身上,就会造成偏激;在一个国家身上,就会造成闭关锁国。而互联网是信息流动及自由交流的最好的载体,封闭只能带来坏处,但愿有的人能想清楚。

2010年4月11日

新的媒体——维基百科

传统媒体有这样的一个特点,新闻发过之后,如果有些疏漏,再发一条新闻似乎构不成足够的新闻性。那么新闻的信息在传统媒体那里就是残缺的。

传统的知识库,如大英百科全书,其更新速度非常缓慢,不适合作为新闻媒体存在。

而维基百科的目的是作为知识库而不是新闻媒体,使得可以持续的对一些信息逐步补充逐步完善,最后能够具有最完整的信息。这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媒体内容完整性准确性的差距。

维基百科的时效性相当强,足可以媲美传统媒体。这弥补了传统知识库不能作为新闻媒体的差距。

就拿昨天的波兰坠机事件来说,
http://en.wikipedia.org/wiki/2010_Polish_Air_Force_Tu-154_crash
http://zh.wikipedia.org/zh/2010年波兰空军图-154坠机事件

我特别追踪了其遇难名单的更新过程,特别是其中军方人员的遇难名单,对比了同时间传统媒体(凤凰、搜狐、新浪、BBC、CNN)的名单和时效性。

1、昨天事件在维基百科才上线的时候,名单迅速被建立。问题是中英文维基百科的遇难名单没有分类,而且非常不全面。

对比传统媒体,特别是英文媒体,虽然维基百科的名单非常不全面,但是名单的准确性和数量还是维基百科较强。

2、大约5、6小时之后,维基百科的名单已经分类,中文更新稍慢,英文更新已经逐渐接近真实名单,但是各位遇难者的词条还没有建立,名字大多还是红色链接。

问题是,这时候名单还有一部分遗漏和谬误。为了查询维基百科的谬误和遗漏,我甚至参阅了波兰语的维基百科。

对比传统媒体,没有任何一家媒体的名单有维基百科这么全面。

3、24小时也就是今天,维基百科的名单已经相当完善,英文维基已经对遇难名单建立了专门的词条,名单上的几乎每个人员都建立了专门的词条,中文维基为名单配搭了照片,一小半的人员建立了专门的词条。英文维基的其他相关链接都已经建立,整个词条基本完善。中文维基完善程度在中文词条中已经算比较好。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ssengers_in_the_2010_Polish_Air_Force_Tu-154_crash

对比传统媒体,至今没有传统媒体拿出完整的遇难名单。

这里需要提一句的是,我所参阅的大部分是中文和英文维基百科,而波兰语的维基百科的时效性更强!在5、6小时的时候,信息丰富程度几乎就已经达到了24小时时其他维基百科词条的丰富程度。

在三个时间点的对比发现,从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上,维基百科全面胜利。其中,从准确性上,维基百科特别是英文维基百科的词条展现了完整的信息,几乎可以媲美媒体专稿,比所有媒体的稿件更有阅读价值。而在传统媒体上,新闻信息至今还是残缺不全。从时效性上,相同时间点,维基百科的内容全面领先于传统媒体。

从追踪的结果看,维基百科比传统媒体更像一个媒体。

分析其中的原因,不外乎那句老话,这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维基百科的庞大用户群所掌握的新闻内容是传统媒体的有限的记者所不能比拟的。

网络的普及,让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大提高,传统媒体的部分作用被网络所取代是势所必然。Twitter+Facebook+维基百科=最实时的报道+最有效的信息传播+庞大信息的整合,构成了新一代网络媒体的典型。

传统媒体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传统的记者的生存空间在两个地方:

1、更专业常人难以接近的场合,比如政府首脑的消息,比如危险的场合。

2、更专业的报道,比如采访,比如统计,这显然不是上述网络媒体的专长。

2010年4月10日

质疑!王家岭矿难救援是真的还是假的?

有鉴于有美女对我的这篇blog提出了质疑,我觉得我应该补充解释一下。我并没有真的相信转贴的技术贴所说的内容,其实我表示了充分的怀疑,但是,又不得不承认技术贴说的某些内容有其合理性。所以,面对这种消息的时候,就需要自己考据来确定自己相信这种消息的程度如何。

我就是在这里简单的示范了一下我们能随手做的简单的考据过程。同时附带有我的思想过程。首先,我是表示对技术贴有一定的相信,随着考据的进行,我对我能够考据的技术贴部分提出了怀疑。最后的结论是我不能证实技术贴,但是确实考据发现救援照片有一定破绽。

展示这个考据的过程和我的思想过程才是我这篇blog的主旨。如果你们看了要相信技术贴或者认为技术贴是完全在胡说八道,那都不是我的本意。

呵呵,被人误解,我就是要解释!

——————

出这种事,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救援,值得我们站起来敬礼!

但是,如果救援本身是假的,值得尊敬的行为就变成了让人不齿的行为。

看了下面转的质疑矿难救援的技术贴,我也有点儿怀疑的王家岭矿难救援是真是假。

我按技术贴所说,去搜索了图片,我几乎看完了凤凰网、新浪、搜狐的图片,来源基于都是新华社。

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不了解,我所能看出的就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衣服光鲜的问题,另一个是胡子的问题。

1、衣服光鲜的问题。

先说衣服光鲜的问题,真的有极其光鲜的衣服,比如这几张:

照片1:

照片2:

也有脏衣服的照片,比如这几张:

照片3:

照片4:

看了这么多照片,我有一个印象,照片1和照片2里面有一个胖大叔长得很像,而且同时衣着都比较光鲜。

突然看到了这个地方:

救援队长陈永生:只要进来就肯定能带你们出去http://news.sohu.com/20100406/n271325329.shtml

我想到了不同于技术贴的对衣着光鲜的解释的另外一种可能,就是人是普通救援人员抬上来的,但是到了井口就由领导来抬了,所以领导的衣着肯定是光鲜的。有人会问,这有什么意义呢?可能对我们来说,只要救出来人,谁抬都一样。但是,对于救援人员来说,可不一样了,在立功受奖的时候,这就是领导升官发财的最好的证据!这种最浅显的潜规则不是处处存在吗?

2、胡子的问题

胡子的问题比较难办,因为我找了很久,只找到这两张照片拍到了获救矿工的正脸,其他的不是明显离救援时间太久就是没有脸露出来。

照片5:

照片6:

照片7:

照片5和照片6不是很清晰,但是是我找到的唯一现场露脸照片,不知道有没有胡子,真的看不清楚。

照片7按理说应该是送到医院立刻救援的照片,因为插着氧气。但是,这个真的没有胡子,所以这张是疑点最大的,我几乎相信这是摆拍。摆拍有两个情况,一个是这是事后补的照片,人还是就出来的人,只是把当天的现场重现了一遍。但是我更倾向于第二个可能,这个根本就是有意作伪,而不是现场还原,你看那双手,黑成那个样子,故意抹上去的吧?

由于没有更多的照片来说明胡子的问题,而能找到的两张我看好像都支持了胡子这个论据,所以技术贴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由于证据很少,所以不能判定。结论就是没有结论,证据不足,技术贴我持存疑的态度。

更为重要的是,我想说,对于一个言论,不管是谁的言论,我们如果多一点儿考据的精神,多一点儿胡适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就不会闹这么多笑话了。不管是官方的天下太平的言论也好,还是网上看来的愤青言论也好。

当然,在我这种程度的考据下,仍然存在很大的出错的可能性。但是,有些言论,考考据,很容易就发现是错误的。还记得08年的家乐福降旗事件吧?

——————

正式的技术贴被转贴在这里:http://zhaomu.blog.sohu.com/148002565.html

[转]我对王家岭煤矿救援的疑问和怀疑

作者:学而术 提交日期:2010-4-9
先说说我的身份,本人煤矿工作20余年,从事煤矿救护工作十来年,曾任煤矿救护队技术副中队长,多次参与或带队处理煤矿井下事故,有在综采工作面氧气浓度仅3.8%的灾区佩用四小时氧气呼吸器工作一个多小时的救灾灭火经验,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1、关于钻机钻孔的技术问题。大口径钻机(打的钻孔钻杆口径是210mm)参与救援其实有许多难题,如终孔点的定位问题,把一个几百米的钻孔的终孔点精确地定位在一个宽度不超过3米的巷道上,其钻孔点的精确确定是难度极大的,王家岭煤矿距地表垂直距离最近的巷道是回风巷,270m,而且其人员位置并不一定在井口附近,更增加了钻孔定位的难度。而且,在井下环境及其恶劣的情况下,矿工能找到钻头装置并系东西在上面,一个数百米的钻孔,钻孔深度也并不怎么确定的情况下,钻头不偏不斜不高不低正好打在巷道里,而且能让矿工系东西,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
关于钻孔救援问题,若干年前俄罗斯搞过大口径钻孔,那是专用的钻机,是通过钻孔向井下输入氮气灭火,钻孔定位当然是难题,钻杆钢度不够或钻杆直径不够大,那钻杆会象面条一样偏移终孔。而且王家岭煤矿的地质资料是否准确齐备也是个问题,因为那钻孔的准确定位是以准确的标高和经纬度为前提的,没有这些一切都是空谈。
有人说只要有准确的图纸 不是什么难事,但王家岭煤矿的打钻孔救援此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并没有详细的报道,如地质资料是否详实准确,地质部门打钻孔位置的确定和测算经过等,这些都需做细致的工作,王家岭煤矿的地质资料有是否详实齐备,新闻媒体没报道,大家也不知道。
我是搞工程技术的,违反国内技术条件和科技水平的说法本身就令人怀疑,因为救灾情况的真实性关涉公共安全,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公民财产和人身安全,追求真实归根结底是人类追求自身安全的需要,决不允许违反常识和国内的技术条件搞虚假报道,也决不允许有人利用救灾搞政绩工程,2008年四川地震中出现了所谓9岁的林浩带伤救人(3人)的报道,后被全国很多人证实是虚假报道,因为一个无民事行为能力的9岁的林浩救人是违反常识的,让这样的人在地震时带伤救人几乎比登天还难,林浩救人被证实是虚假报道后现在也不了了之了,新闻单位从来不对其报道的真实性负责,从来不向民众道歉,因为自己揭穿自己的谎言自己打自己的嘴吧子比什么都难,况且这样的谎言的揭穿也没那么简单,因为它涉及一种行政法上的国家行为,那CCTV本身就是国家办的,它从来不允许有第二方,第三方声音的人员在媒体讨论和怀疑9岁的林浩救人的真实性,它从来都是一个调子,一个声音,听不到第二方、第三方声音,听不到第二方、第三方声音的新闻不是新闻,充其量是一种宣传。
报道中的“王家岭矿难发生120小时后发现井下有生命迹象,救援人员通过2号孔道送下去360袋营养液,还捎下去两封信和笔、纸、电话,至截稿时,地面仍在焦急地等待着井下的回音”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也急切证实。因为国内煤矿工程技术,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钻孔定位送水送信的技术水平,那几台钻机是什么型式的钻机,是不是专门用于救灾的钻机,现在从报道方面分析从来没有说是专门用于救灾的钻机,不是经过特殊研制和制造的用于救灾的专用钻机能“送下去360袋营养液,还捎下去两封信和笔、纸、电话”我做为一个矿山老工程技术人员对此种说法严重怀疑,因为根据我的跟综掌握国内的救灾技术目前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更不用说一般的钻机了,此前国内也没有类似的成果或救灾实例。
请大家注意,王家岭煤矿井下巷道距地表最近的垂直距离是回风巷,为270m,打这样的钻孔可以称为长距离钻孔了,请大家注意,我是搞煤矿工程技术的,若干年前我国在煤矿搞大口径1000m超前钻孔的科研项目,被称为具有世界前沿水平,而且这样的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钻孔其钻孔开口口径是500mm的口径,也就是说钻孔的口径是不一样的,越深或距离越长口径越小,钻孔的终孔口径已经相当小了,当然那种钻孔是水平钻孔,难度更高。王家岭煤矿所用钻机的钻杆直径是210mm其实巷道定位等也存在诸多难题,它们用的不是专用钻机,可他们竟然搞成了,而且还“送360袋营养液,还捎下去两封信和笔、纸、电话”,我是严重怀疑其真实性。
我感觉,油田钻井并不存在定位问题,因为那达到要求的范围很大,那是向一个所谓油田的大范围内打钻孔,而且终孔也并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深度够,按一定的方式方法排列,打到油层或煤气层,即使深一点也没什么关系。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2、这是一起透水事故,而且时间已过了若干天,井下极其潮湿和脏乱,衣服和手碰到哪都是泥,但大家看到没有?那些直接从井下抬着矿工从回风井出来救援的人员的衣服有多么光鲜,多么干净?这符合常理吗?是不是POSE“摆拍”出来的?
大家注意一下,救护队员穿的是服装叫战斗服,他们从回风井出来那战斗服确实很光鲜,回风井,即使让那污浊的风流过一下,战斗服都很脏。
并且,大家知道吗?在井下用担架抬人,四个人,那是很累人的,一会就汗流满面,但大家看到的那些救护队员从回风井出来时,不仅战斗服很干净,而且并没有出多少汗。
我曾经多次参加井下救人抬人工作,我们一般是让井下工作单位现场的矿工抬,因为一个小队只有九人,如果再做其他的工作,人手是不够用的,所以我们会借助现场单位人员的力量,抬人由他们抬,到地面后再换过来,这抬人的工作相当的累人,没做过此工作的人是不知道的。
这句话我补充一句,在王家岭煤矿的救援中,这种担架谁帮他们抬呢?这种帮他们抬的人是绝无仅有的,只有他们自己动手,自己动手衣服不脏,没流多少汗,没有累得气喘嘘嘘身体发软,是很奇怪的事情。
而且王家岭煤矿是斜井,当时回风井出来的人是斜井人车把他们一起拉上来的也不现实,因为,当时井下并没有恢复用电,而且很重要的一点,那是回风井,在煤矿中,回风井做人员升入井井筒是不允许的,回入井筒甚至不允许大量的电源及电器机械设备的存在。
大家注意一下,那救护队员身上背的东西叫氧气呼吸器,以前是负压的,现在大多数煤矿的救护队员都改用正压氧气呼吸器了,他们身上背的东西我是相当的熟悉的,若干年前我们国内刚引进的时候,我在重庆参加救护年会的时候还听过德国专家的介绍,当时一台德国进口的是一万五千美元,现在国内仿制的厂家已多如牛毛了。大家注意了吗?他们救援后的氧气呼吸器也很干净,这就很奇怪的,背着那东西救护不碰东西是不可能的,而且是透水事故,那氧气呼吸器碰到哪都会沾上呢,但大家看一看,那些氧气呼吸器都很光鲜,甚至象没有下过井的样子。
再有,这里告诉大家,背着氧气呼吸器抬人,那劳动强度绝对是高强度的活,几乎类如快速地爬山,一会你就会受不了,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数据,一个人小跑的体力输出相当于中等劳动强度,那背着氧气呼吸器抬人的活绝对是比中等劳动强度高两个等级的体力输出,是超高的劳动强度,但看那些队员却很轻松的样子,一是流汗不多,战斗服不脏,身上背的氧气呼吸器没有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劳动强度的样子。
3、更令人怀疑的是,矿工的生理问题,长胡子是矿工生理现象,谁也抗拒不了,有人一天不刮胡子就受不了,几天不刮感觉就成了“黑李逵”,可是王家岭煤矿救援上来的矿工照片和视频显示却象胡子刚刮过一样,也就是说这些矿工经过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没长胡子?自然规律被这些矿工打破了,真有这样的奇迹?
请大家注意,那些矿工可是直接从井下,而且是从回风井抬上来的,并没有经过医院医务人员的擦洗和刮脸,没长胡子也着实令人怀疑其违反生理现象,违反自然规律,一个没长,二个没长,若都没长就更是明显违反常识和自然规律的不实现象。这些都要有第三方更多佐料的证实,谎言真不了,前苏联《真理报》只有一家真理除日期是真的没有一句可信的时代毕竟过去了,但它的影子还在,所以我们要在理有据地怀疑,小心地求证。

参考本人2002年旧作 他们曾伪装救出过很多人

——赵牧

2010年4月9日

你爱读书吗?

有人说,纸质书不行了,会被电子书取代。

有人说,传统的出版社不行了,现在太多的暴发户书商让传统的出版社不能生存。

《读库》的独立出版者张立宪老师在这篇文章中就发出了这样的担忧。

《行吗》:http://www.zhanglixian.net/blogs/pigu6/archives/134401.aspx

我来谈谈我的观点。

对于纸质书,我还是喜欢三联、商务、人民文学等版本的书。凡是买一本书,我都先看是否有这几个出版社的版本,如果有就毫不犹豫是这几个版本挑一个,如果没有再酌情考虑其他版本。因为,1、这几个出版社的书内容是经过挑选的,不是阿猫阿狗就能出的。2、校对仔细,不会出现太多的错误,排版也比较舒服。书这个东西是做口碑的,我相信花钱买一本书,总是不希望买到内容弱智,华而不实,错误百出,排版粗糙的书。

仔细的挑选该出什么书,这需要阅历;仔细的校对,使书不出错,这需要专业精神。有阅历和专业精神的编辑才是一个出版社最宝贵的财富。我看现在这些暴发户公司还不懂这个道理,而且也没有耐心培养一批有阅历有专业精神的编辑。

另外,关于电子书的问题,不管书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付费阅读是趋势,而且人们也并不是不愿意付费,否则很难理解起点那样的网站能够红红火火。关键是费用是多少,减少了印刷成本和运输成本,阅读费用是否应该减少。

电子书对于出版社来说,仍然存在内容挑选和校对的问题。比如起点,对于优秀的作品的作者,起点与其签约,同时仍然派出专业编辑和作者进行讨论内容和排版校对。所以,有阅历有专业精神的编辑仍然是电子出版社的宝贵财富,这和传统出版业没有什么不同。

另外,起点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喜欢阅读的人是在增加不是在减少。其实不能否认blog的盛行培养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综合起来,其实就是出版业自己的观念要转变,接受、积极设计并引领IT时代人们阅读的习惯,我相信如果能够积极转型,优秀的传统出版业者在新的IT阅读时代仍然会是优秀的书籍出版者。

2010年4月6日

矿难,自己看吧,我就不说什么了

有句话叫做哀莫大于心死,反正中国人都是最贱的,现在100人以下的矿难已经完全引不起我的兴趣了。

没什么好说的,自己看吧。

——————

来源:http://news.sohu.com/20100406/n271335460.shtml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梅西能源公司称西弗吉尼亚州的煤矿爆炸已造成25人死亡,这是自1984年以来美国发生的最严重的矿难。

爆炸发生于当地时间5日下午3点左右,该煤矿位于西弗吉尼亚州首府查尔斯顿以南50公里处,由美国梅西能源公司下属一家子公司负责运营。

安全官员称,爆炸原因尚不清楚,但是该煤矿曾有操作不当的历史。

梅西能源公司在其网站上称,该公司过去12年只有3起死亡事故,这一安全记录高于全美平均水平。

1984年,埃默里矿业公司在犹他州奥兰治维尔的一处矿井发生大火,造成27人死亡。

2010年3月30日

人命关天吗?还是人命关钱?

看到这个新闻,心情很沉重。我曾经认真的查过狂犬病疫苗的情况,大连这个事情我早就知道。但是,当年的新闻说,市面上出现的是假疫苗,是有人仿冒疫苗厂的批号生产的。看来事实的真相是疫苗厂故意造假,竟然造了接近十年的假!

再看看这个厂的数字,“总计发出179952人份”,用人间所有恶毒的语言诅咒这两个厂的负责人都是正当的。

他妈的!天杀的!天诛地灭!挫骨扬灰!

但是,更加该诅咒什么,你我都知道。

哎,人命关天啊!为中国人一哭。难道中国人真的要承受这么多所谓的“转型期”的苦难吗?

我就静静的站在旁边看,千万要记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有一个建议,狂犬病疫苗不管怎么样,一定要用进口的维尔博,虽然维尔博也是散装进口,国内封装的,还是有不放心的因素,但是怎么也好过国产疫苗。其实维尔博一针也就贵10块钱,五针也就贵50块,自己的命,有那么舍不得这50块吗?另外,据说现在还有一种鸡胚胎细胞的疫苗,比维尔博还要贵10块,是全原装进口,每针独立盒装,不过起码海淀医院没有货。

——————

南方报业:调查结果未出:问题疫苗企业江苏延申悄然复出http://nf.nfdaily.cn/21cbh/content/2010-03/29/content_10544715.htm

——————

来源:http://society.solidot.org/article.pl?sid=10/03/30/0345221

江苏常州曾发生过狂犬疫苗造假丑闻

Solidot

山西疫苗事件引出了更多曾经几乎不为外人所知的疫苗造假丑闻:

2008年2月开始,狂犬疫苗主要生产商大连金港安迪加入核酸类添加物聚肌胞注射液,与三聚氰胺类似,该物质添加后不仅能提高抗原含量数据,还可以降低约一半的生产成本,此恶劣事件最终在2009年3月被公之于众,金港安迪被撤销生产资格,所有批次产品紧急召回。

2009年12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江苏延申和河北福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7个批次人用狂犬病疫苗存在质量问题,效价低于国家标准。江苏延申涉及的问题产品共有四个批次,总计发出179952人份,销售范围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狂犬疫苗一般一人份为五针,也就是说,约90万剂疫苗因此被停用。江苏延申此前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常州的“明星企业”,是江苏省甲流H1N1疫苗唯一的生产企业。

狂犬疫苗的利润率到底有多大?在延申一份扩充产能的计划上,公司自己做了测算:如在狂犬疫苗上取得突破,10台反应罐的年生产能力可达200万人份。若当年全部销售,以100元/人份计算,每年可实现利润1亿元。

2010年3月27日

健康的活着

我发现我的身边常常存在三类人:

一类人,从来没有看到过阴暗面,认为生活是非常美好的,即便是接触到阴暗面,也从不深入的思考。实际这样的人是非常快乐的,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有什么办法呢?知道得越多,越不快乐,但什么也比不上了解这个世界让我更加快乐,这就是代价。但是,这类人有一个危险的境地可能需要面对:初始的时候,这类人接触到阴暗面,态度可能是忽略;发展到后来,态度可能变成是抵触,变得否定真的有阴暗面的存在;发展到最后,他们会咒骂一切揭露阴暗面的人。给这类人的健康建议是,你可以忽略阴暗面的存在,这不能算错误,但是,请不要憎恨那些揭露阴暗面的人。

另一类人,只看到阴暗面,从来否认现实的生活是不好的,总是把生活的任何不如意都归结到那总所周知的原因上,并且咒骂一切不作为的人,给第一类人取名字叫做屁民,叫做奴性。这类人以牛博上留言的大多数人为代表。这类人深深的不被很多人喜欢,虽然有时候他们说得有一些道理。问题出在哪里呢?答案是,我们从来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英雄,不能用英雄的行为准则去要求别人,不能因为别人做不到英雄就咒骂,这类人从来没有想通过这个简单的道理。给这类人的健康建议是,你认为自己有道理,别人没有道理的时候,你可以讲道理,可以哀叹,但是不能咒骂,更不能看不起人。

但我更想说的是另一类人,只看到阴暗面,进而认为世界从来就没有公平、正义等等那些美好的东西。这类人尤其以天涯上发帖子的许多人为代表。这类人不仅把生活的不如意都推到社会不公上,进而还推论,没有哪个社会是公平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弱肉强食。这类人最危险的境地是,任何事情都首先想到阴谋论。这类人比前两类人让我更加恐惧,因为,当一个人认为世界充满阴谋的时候,在需要解决问题时,他心里很容易浮现出阴谋的影子。这类人我很难给出一个健康建议,但是,有两个建议可以试一试,一是真的可以睁眼看看世界,这并不难;二是,从我做起,公平、正义这些美好的东西起码在我这里存在,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那世界真的就美好了一些~

其实,这三类人代表着逃避、优越感和犬儒,这三种负面的东西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的内心。我真的时时刻刻在提醒自己,别让这三种情绪主宰了我。希望我能够做得成功一点,心态健康。

2010年3月23日

一国两制成效初显,皇后大道跑马依旧

A new approach to China: an update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10/03/new-approach-to-china-update.html

Google官博2010-03-22:对中国的新政策:我们停止过滤了!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0/03/google2010-03-22.html

Mainland China service availabilityhttp://www.google.com/prc/report.html#hl=zh-cn

皇后大道东
罗大佑 蒋志光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有个贵族朋友在硬币背后青春不变名字叫做皇后
每次买卖随我到处去奔走面上没有表情却汇聚成就
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照买照卖楼花处处有单位但是旺角可能要换换名字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这个正义朋友面善又友善因此批准马匹一周跑两天
百姓也自然要门快过终点若做大国公民只须身有钱
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冷暖气候同样影响这都市但是换季可能靠特异人士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色即是空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这个漂亮朋友道别亦漂亮夜夜电视萤幕继续旧形象
到了那日同庆个个要鼓掌硬币上那尊容变烈士铜像
知己一声拜拜远去这都市要靠伟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会有铁路城巴也会有的士但是路线可能要问问何事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2010年3月22日

从AV说开去

何帆是一个中国的法官,但是他从2009年开始持续关注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案子,写了很多精彩的博文。每篇博文往往通过中国也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入美国最高法院所受理过的一个相似案例,展示美国最高法院在维护美国宪法、诠释法律和平衡社会关系方面所做的极具艺术性的妥协和不懈努力。

转贴这篇博文,源于我和一个朋友的讨论,朋友的问题是有代表性的,内容大概如下:

朋友:我觉得世界大多数国家色情网站都是非法的。

我:恰恰相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色情网站都是合法的。

朋友:那泛滥的色情内容如果让儿童看到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这不应该成为国家审查和屏蔽网络内容的理由。

朋友:美国怎么做的?

我:据我所知,美国的色情网站都有一个声明“18岁以下不得入内”,并提供选择是否已满18岁。另外,对于屏蔽儿童色情,有很多商业软件可供家长选择,家长有责任不让未成年人接触色情内容。

朋友:那为什么不能让国家来做?国家来做显然效果更好。

我:在大多数国家,成人浏览色情网站是合法的,成人之间传递色情内容也应该是合法的。而且从道理上讲,这也是合理的。色情网站的开放并不会增加一个社会的性犯罪率或其他犯罪率这几乎已经是共识。

从个人权利上讲,没有理由因为儿童可能浏览到色情内容而屏蔽掉所有色情内容,这样涉嫌侵犯了成年人传播色情的言论自由。

其次,什么是色情内容?这应该由谁来界定?界定的标准是什么?在大多数国家,只有有儿童参与的色情内容是非法的;而在另一些国家的认知中,标准显然不同。

再次,国家检查侵犯了个人隐私。在检查每个人的浏览内容的时候,除非内容被全部检查,否则如何判断其中有色情内容?显然不可能只看见色情内容而对其他内容能做到视而不见。

再次,儿童浏览色情就是一定不好的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显然。并不能一定说色情内容就会对儿童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

另外,请独立一点,健康一点,国家不是保姆,国家只有义务为孩子提供基本教育和基本保护,而没有义务全面的保护任何人。如果有需要,你的孩子你应该自己保护,这是更重要的。更不能因为保护孩子而侵犯其他人的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

所以,是否过滤网络色情,这个还是由个人决定比较好。我非常赞成美国的商业公司提供过滤软件的做法。如果真的不想要孩子接触色情内容,家长有软件可以选择。

这番讨论没有说服朋友。诚然,色情的问题自古就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显然我对于色情的态度是自由派的观点,我倾向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色情永远是朝开放的方向发展。保守派显然不能同意我的观点。我并不强求每个人都同意我的观点,但是有的原则必须坚持:1、我们可以讨论;2、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考虑,比如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

但是,这翻讨论在中国有别样的意义。中国是那么一个阳奉阴违的地方。在中国,尽管色情已经泛滥到“性都”都能出现的地步,尽管我们所有门户网站的内容都已经大胆到除了不露点,哪里都露出来了的地步,但是我们仍然以“保护儿童不受色情侵害”的名义禁止一切色情内容的传播。我们还在以一概否定的态度面对色情,还在大力的宣传色情为洪水猛兽,而不是正视这个问题,不容许讨论,无视色情已经在中国泛滥,更无视色情已经年年成为全球最热门与最赚钱的题目。不知持各种观点的人要真正坐下来用务实的态度讨论色情的问题,还需要多少年?但是,起码,在这里,一个持自由观点的人和一个持保守观点的人已经坐下来讨论了一下色情的问题,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今天刚刚看到何帆老师这篇旧文,美国社会对色情问题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其中,加粗的部分是我所赞同的原则。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不完全赞同美国这部法律。美国也是一个实际的国家,也有很多人视色情内容为洪水猛兽。但是,在平衡各方利益之后,美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是公共设施限制色情的传播,而对私领域的限制被一向保守的最高法院次次推翻。对色情的敌视和对个人隐私、言论自由的保护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平衡,不得不说这是美国最高法院在平衡社会的时候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务实的态度。

闭上眼睛喊喊口号是容易的,可是脚下真的已经洪水滔天。

——————

来源:http://www.bullock.cn/blogs/frankhe1978/archives/68598.aspx

公共图书馆电脑该装过滤软件吗

何帆

最近做一项研究,需要一些英文资料,便托一位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在当地图书馆查找。电话中,朋友很快应允了,但开玩笑说:“你要查的东西没什么不健康内容吧?否则,我还得去申请解除屏蔽呢。”“图书馆的电脑怎么会被屏蔽?”我问道。朋友解释,所谓“屏蔽”,其实是指公共图书馆电脑上安装的过滤软件,这类软件会将所有暴力、色情网页自行屏蔽,成年人如果确因专业研究需要,可以申请管理人员卸掉过滤软件。

打完电话,我的疑问仍未解除:向来强调言论自由的美国人,怎么会容忍电脑被装上过滤软件?据我了解,美国政府在互联网管制方面,绝对称得上坎坷多多。早在1996年,克林顿政府就出台过《联邦通讯净化法》,试图限制互联网上“不雅”或“明显令人难堪”的言论,但由于该法对“不雅”言论界定不清,很快被最高法院以侵犯公民言论自由为由推翻。1998年,国会又通过《儿童在线保护法》,却因对禁止言论限定过宽,再次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那么,要求公用电脑安装过滤软件的法律,是怎么通过的呢?

查阅相关资料,我才发现,公共图书馆之所以安装过滤软件,源自2000年的《儿童互联网保护法》。为避免再次被推翻的命运,国会这次使用了迂回战术,不再直接管制网络言论,也不再介入私用电脑领域,而是要求由联邦资助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在馆内电脑上安装过滤软件,凡不予配合者,将被停止财政拨款。

法案执行后,一些成年读者很快感到不便,原因在于:由于过滤软件不够完善,许多不该过滤的内容也被屏蔽掉了,此外,尽管法律允许读者申请解除屏蔽,可许多人因怕被人怀疑浏览不良网页,不好意思前去申请。基于这些原因,美国图书馆协会只好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认定安装过滤软件的规定违宪,在联邦地方法院胜诉后,官司一直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最高法院推翻了地方法院的判决,判定《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合宪。多数方大法官认为,图书馆电脑与家用电脑不一样,是为读者研究、学习提供协助的,而非专为发布言论之用。再说了,如果你因为研究或合法目的,确实需要登陆某些网页,完全可以申请解除屏蔽,至于害羞、尴尬之说,并不受宪法保护。

持异议意见的大法官则认为,装不装过滤软件,是图书馆自己的事,尽管全美公共图书馆中,已经有7%安装了过滤软件,但国会没理由通过立法,让另外93%的图书馆也必须装软件。而且,到底什么算“合法目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屏蔽,立法并没有做出明确界定,这就赋予了管理人员过宽的自由裁量权,仍有侵犯读者言论自由的可能。

事实上,《儿童互联网保护法》之所以受到最高法院支持,很大原因在于它变直接强制为间接管制,并考虑到互联网用户在特定情况下的特殊需要。在之后几起类似案件中,最高法院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发现一部法律违宪,就推翻了事,而是把案件发回下级法院重审,要求他们调查清楚:如何在不侵犯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实现保护儿童的目的。与此同时,异议意见方大法官的意见也开始受到重视,联邦通讯委员会已要求各图书馆制定细则,对什么才算“合法目的”进行说明,并再次强调,在公民个人领域,安装过滤软件只靠自觉,不能强制。

可以说,正是因为秉持这样的务实态度,美国的互联网管制法律才走出“国会出台一部,法院推翻一部”的怪圈。由此可见,在防范网络色情问题上,人们没必要把成年人言论自由与保障儿童权益作为对立的两面,更为务实、可行的做法,是兼顾网络使用的不同用户、场所和需要,对管制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并据此推出不同分类措施,供不同人群挑选,使净化互联网环境真正成为公众自主、自觉的选择。

2010年3月19日

关于重庆的一系列事件

黎强这些人被镇压你们拍手称快,李庄被打击你们骂他是黑律师,警员全体去职重聘你们觉得活该,现在轮到你们自已了,网络要实名制,qq短信要被监控,这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

我非常厌恶黑社会,我非常厌恶拿钱不办事的律师,我同样也不喜欢警察,但是我更害怕和极端厌恶将我的命运掌控在别人手里!

我不愿意又一次谈那些自由民主的大道理,也不愿意又一次引用以启蒙思想家的伟大著作和美国独立宣言所描述的现代政治的基本原理。我愿意讲一点儿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我宁愿相信一个制度的保证而不相信一个人的人品。我宁愿相信一个好的制度的前提是每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所筑起的藩篱,而法律的基础正是那些天赋人权。即便当我的命运不得不交到某个人手里的时候,我希望这个人也遵守我们共同的规则,不要越过法律所筑起的藩篱。显然,现在事情不是这样的。可能,在某些人心里,根本没有那道藩篱。

林达用水门案给我们生动的描述了美国如何阻止尼克松试图越过这道藩篱,哪怕是一小步。而世界上有太多反面的例子,当掌握了大多数人命运的人越过了那道藩篱,出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

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在事情发生的最初的时候,在心里升起那么一点点反感和恐惧,那么这个世界就会美好一些。

最后,我想引用马丁.尼莫拉最著名的一段话来忠告那些认为“我不做坏事,所以我不怕监控”的人:

来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馬丁·尼莫拉

德文(1976年原文版):
Als die Nazis die Kommunisten holten,
habe ich geschwiegen;
ich war ja kein Kommunist.
Als sie die Sozialdemokraten einsperrten,
habe ich geschwiegen;
ich war ja kein Sozialdemokrat.
Als sie die Gewerkschafter holten,
habe ich nicht protestiert;
ich war ja kein Gewerkschafter.
Als sie die Juden holten,
habe ich geschwiegen;
ich war ja kein Jude.
Als sie mich holten,
gab es keinen mehr, der protestieren konnte.

英文:
When the Nazis came for the communists,
I remained silent;
I was not a communist.
When they locked up the social democrats,
I remained silent;
I was not a social democrat.
W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I did not speak out;
I was not a trade unionist.
W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I remained silent;
I was not a Jew.
When they came for me,
ther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out.

中文:
起初他们(纳粹,我注,原文明明是纳粹不是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
我不说话
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社会民主主义者
我不说话
因为我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者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不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之后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还是不说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最后他们要追杀我
但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2010年3月15日

科学是个无耻的混蛋zz

土摩托是三联的科学记者,经常给我们带来惊艳的文章,转贴的这篇文章虽然有些情绪化的色彩在,但是道出了大部分科学工作者的苦闷。

我想,批评其实是可贵的,不管这些批评是胡说八道还是认真的有意义的。人类不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互相谅解和寻求共识之中发展的吗?

但是,作为人类的一员,我觉得,在批评任何科学的时候,请首先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学习一下基本的数学、逻辑和科学哲学,再动用一下理性。其实有些事情理解起来很简单,动动脑子,谢谢。

作为中国人的一员,我觉得,科学素养缺乏的问题更加严重。虽然在中国,宗教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然而民众的非理性情绪更甚。关于民众的非理性情绪请看转贴中土摩托举的那三个极好的例子。

我最近在想,其实我们的初等教育阶段一直在受到“科学”教育,为什么还如此的非理性和缺乏基本科学素养。是不是由于我们的初等学校教育把“科学知识”当作“科学”而孰不知“逻辑”及“科学方法”才是“科学”的真谛?

从另外一个侧面,媒体对科学的报道反映了整个国民科学的素养。

关于媒体,更推荐土摩托另一篇博文,原文较长,就不直接转贴了。他去参加了牛津的一个媒体科技的研讨会,在座的有BBC等媒体的科技记者。我想说的是,看起来全世界的媒体对待报道科学的态度都比较冷淡,冷淡的原因可能不同。

科学和媒体之间的战争》:http://www.immusoul.com/index.php/archives/842.html

现在有一个很有趣的观察:

在英国或者是哥本哈根大会的报道上,NGO有偏颇的未经同行审议的观点是比较难以辨别的,不是做这一行研究的人,对某些数据的编造或者实验的选择显然不是很容易就发现的。只有这样的报道会引起一些谣言和不正确的批评。

而在中国的媒体上,则很难见到媒体上有严肃的科学的报道,我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哗众取宠的胡言乱语,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根本经不起基本的科学推敲。(看我blog的人大概都比我更清楚什么是真正严肃的科学的,暂时还没转过弯的,请想想论文应该怎么写)。然而,显然这些哗众取宠的胡言乱语是有极多相信者的,否则媒体怎么能从中获利?

经过这样的对比,我觉得中国的民众的科学素养真是还有很多路需要走。落后了就要挨打,虽然我不太同意这句话的普适意义,但是用在这里还是比较恰当的。

——————

科学是个无耻的混蛋

来源:http://www.immusoul.com/index.php/archives/839.html

作者:土摩托

老师们总喜欢说科学是至高无上的学问,科学家是崇高的职业。扯淡。老师心目中那个至高无上的东西不是科学,是技术。崇高的职业不是科学家,而是工程师。工程师用自己掌握的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老百姓享受到了,便齐声叫好。可一旦技术出了点问题,就会立刻破口大骂,而且无一例外地把脏水全都泼到了科学的头上,忘记了科学是技术之父。

技术的本质就是讨好使用者,但科学从来不想讨好任何人。科学是孤独的,我想不出任何一门学问,从来没有找到过一个同党。想想看,科学跟谁都干过架,宗教、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媒体……科学是个不招人待见的无耻混蛋,因为科学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性,人类的成见和偏见是科学终生的敌人。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他们狭隘、短视、固执己见、墨守成规。这是多年进化养成的习惯,人们尝到了甜头,或者说,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活到了今天。看看最近几个热门的案例吧。地震预报可以挽救生命,但是当科学告诉我们地震尚无法预报时,必须想别的办法时,人们便愤怒了,指责科学家冷酷无情;通过转基因方式生产的药物早已被公众所接受,因为老百姓都知道救命要紧,但当科学家运用这一技术造福商人和农民(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时,公众便都义愤填膺,找出无数理由横加指责;没人喜欢糟糕的天气,但当科学家告诉民众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时,老百姓又愤怒了,指责科学家心怀鬼胎。

也许有人会说,科学必须有爱才有价值,没有爱的科学,要它何用?确实,科学家只关心真理,不管这真理听起来有多么无趣甚至冷酷。但追求真理难道就不是爱吗?马斯特和约翰逊曾经说过:“(搞我们这行的)科学家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他们害怕媒体舆论,害怕宗教迫害,害怕政治压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害怕来自公众的偏见和歧视。”50年前,广大人民群众没人喜欢他俩所作的研究,但50年后的今天,他俩的研究不知道给多少人带来了性福,这才是大爱。

2010年3月8日

地震变得越来越频繁?zz

松鼠会的好文章很多,这篇里最有意思的是那个表格。在开心网里看了很多好玩的关于地震的传说,无一例外都和2012扯上了关系。不过真的去查阅一下地震资料的人就很少了。我是真的去查阅过这张表格的,原本想在合适的时机贴出来,看到了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就转贴供大家参考。

另外,对于地震的预测,我以前写过一篇blog:

别给我扯青蛙也能预测地震》:http://cqlixiang.spaces.live.com/blog/cns!FB7205F2D9484AFB!1585.entry

不过那篇文章是一个期末作业,有应付之嫌,所以很遗憾,说得非常不全面,有两个重大的遗漏。

一个就是没有讲到地震的非线性的性质,松鼠科学会有旧文,专讲对于非线性现象,预测如何之困难,稍有数学基础的人看起来应该不是太费劲。

你觉得,什么叫做预测》: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71.html

另一个遗憾就是没有介绍概率方法,松鼠会仍然有旧文,专讲条件概率对预测的影响。

检测结果是阳性,你病了吗》: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16.html

我那篇破blog读不读都可以,松鼠会的这两篇文章一定要读一读。

——————

来源: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4594.html

地震变得越来越频繁?

地震其实一直挺频繁

通常认为,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下来每天有1万多个,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据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统计,全球6级以上的强震平均每年近200次,7级以上的平均每年近20次,8级以上的平均每年近3次。地震级数越大,数量就越少。看看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所做的2000~2009年全球5级以上地震数量统计可知,每年的大地震数目没有规律,但大致来说2007年倒可以算是其间地震较为频繁的年份。2010年以来的地震数量并未显示出数量上有异常,即使数目上有小差异,也不过是地震的随机性所致。

表1  2000~2010年USGS对各年份地震频度的统计(来源,2010-03-01数据)

震级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8.0~9.9 1 1 0 1 2 1 2 4 0 1 1
7.0~7.9 14 15 13 14 14 10 9 14 12 16 3
6.0~6.9 146 121 127 140 141 140 142 178 168 142 23
5.0~5.9 1344 1224 1201 1203 1515 1693 1712 2074 1768 1700 268

注:2008年中国的汶川地震,中国定为8.0级,USGS定为7.9级,故该表2008年无8级以上地震。

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其次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最后约有10%分布在板块内部。这是统计学上的规律性。但因为科学家们至今尚不清楚地震的产生机制和原理,所以下一次地震将在哪个地点和哪个时刻发生,尚无法准确预测。所以科学家又认为地震是随机的。

再来看看今年以来发生的几次大地震,所罗门群岛、琉球群岛、智利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海地也位于板块边界,因此这4次大地震的发生是完全合乎地学原理的,是正常的地震现象。

再来点心理因素

一些人认为:地震变频繁了。其实地震还是那些地震,它有规律又随机地发生着,但它从来不管降临的地方是人烟稠密还是人口稀少。只不过,因为近年来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的大地震让我们对地震比以前更关注了。

2007年,全球8级以上地震达到了4次,是21世纪以来8级以上地震最多的一年。从数字上看,比较异常,但谁听说过这些地震呢?当时谁可曾担心过它的异常呢?至于国内的地震,谁还记得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山的8.1级地震呢?这次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但正因为它发生在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人员财产伤亡小,所以未被大众提及。

从心理因素上看,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汶川地震造成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人们对“地震”一词高度敏感,开始注意各种与地震有关的信息,原本并无异常的地震,也因此看起来越来越密集。公众在8.8级智利大地震后,产生种种猜疑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同样一个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人口稀少的阿拉斯加地区,就未必会引来这么多强烈的反响了。

百度贴吧中,有人在智利地震前一个月就“预测”到了。针对这个现象,我认为他主要是根据地震的发震概率(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而1960年智利曾发生最大的一次9.5级地震)而猜测到的,除非他拿出确切的证据。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预测不准,何来预报),没有一个国家说自己突破了这个难题。但我们的网上却到处有“高人、大仙”在预测地震,一旦中了彩票,就被到处吹捧。对于这些所谓预测,作为大众,我们要问:证据是什么?证据科学吗?拿出科学的证据来!而作为预测者者、谣言散布着,要问问自己的良心:你敢负责吗?山西地震谣言造成的群众坐等地震现象,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现在几乎就不作地震预报。

2010年初的地震确是大地震,也产生了大灾难。但大震未必有大灾,小震也未必只能引发小灾,关键在于地震发生在哪里。地震活动是否异常,属于地震的频度的统计学问题,我们并不要因为关注的地震多了就理解为地震活动有异常,不可把灾害频发等同于地震频繁。总的来看,目前的地震发生地点是正常的,频度在统计学意义上也是正常的。

在经历了痛苦的汶川地震之后,我们比以前更加关心自己的栖息之地———地球了。中国虽不是地震最多的国家,却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我们在关心地震之际,掌握更多实用的地震应急知识,学习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文字编辑:拇姬

已刊发于:新京报《新知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