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一篇讽刺简体字的打油诗,别的不说,其中一句实在是谬矣。
这句是“采(採)花不須用手摘”。
的确,繁体字里,“采花”应该写做“採花”,但是,打油诗的作者显然对中国文字没有了解,“采”字怎么会没有手呢?采字上面是一个“爪”啊,爪者手也。
而且,但凡是对中国古文字有些微了解的人都会立刻蹦出一个怀疑:采一定比採字来得老。这从两点可以看出来:
1、採字是一个形声字,声部是采,如果没有采,哪来的採?
2、采的字形是六书里的会意,而採的字形是六书里的形声。采这个字,上面是一个爪,下面是一个木,爪和木都是象形字,从会意的精神来看,这个字的意思应该就是“手抓木头”的意思。而採这个字,左边是手,右边是采,是个典型的形声字。中国古代很古老的时候还会大量产生会意字,后来大量产生的就是形声字了,几乎不产生新的会意字,也就是,会意字比形声字看着老,这一点很难错。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采的古意是什么。
这就要动用到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说:“采 捋取也 从木从爪 倉宰切”。说得多好啊,捋取也,捋(正音读luo)这个字大家可能不认识,举个例子“关公是美髯公,所以戏台子上把关公摸胡子都叫做捋(戏台上读lv,同吕)髯”。捋取,不正是现在我们用的这个“采(採)”字的意思吗?再查查说文解字,却没有採这个字。这说明采字是汉代以前就产生的,採字是汉代以后才产生的。
那么,我们再深究一下,看看康熙字典怎么说:“按 採本从爪从木 爪即手也 後人又加手作採。”
啊哈,终于找到了,採的古字就是采。不是要复古吗?请用采别用採吧~
其实,中国字在古代总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这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从认识简单到认识复杂精细。当认识越来越精细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需要更多的字去准确的描述我们这个世界,去区分世界中的各种事物。比如中国字里面以虫为意旁的字特别多,以玉为意旁的字也特别多,前者为了区分不同的类虫子的生物,后者为了区分各种类似玉的石头。但是,这个趋势建立在一个条件基础上,那就是我们需要用单音节的字来表意。
而以我了解,起码从元末明初有小说话本开始,中国话就从单音节字表意为主逐渐变成多音节词表意为主了。显然,多音节词表意要丰富有趣得多。比如“母大虫顾大嫂”比“母虎顾氏”有趣太多了。所以,演变到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汉语几乎都是双音节词或者多音节词了。既然一个词可以用多个字表示,那么为什么还要进一步复杂化字呢?比如,我们可以说“菜花蛇”而不用造一个生僻根本无用的“蚦”字吧~(这里“蚦”不是“菜花蛇”而是一种可食用的大蛇,至于什么蛇,说文解字没说,我也不知道)。
如果我们使用的都是多音节词了,那么把一些不常用的字简单化一下用一些更简单的字替代不是更好吗?比如,颱风的“颱”字只有在表示颱风这个意思的时候才有用,那么用“台”字取代,既不会产生歧义,又减少了我们多学一个复杂的字,不是挺好的吗?其实,叫做“台风”还增加了别的趣味,比如我们可以理解成“从台湾来的风”,实际上,刮到大陆的台风多半还真是从台湾来的,所以这样理解不是很正确很有趣吗?
为什么要反对简化字呢?简化字并不妨碍学习中国古代文化。要是谁真的热爱中国古代文化,不妨自己多学一下繁体字,并不困难。不需要让全民跟着小众一起掉书袋吧~
退一步说,反对简化字也可以,请不要犯“采”“採”这种错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