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5日

五四漫谈之开篇

    借五四运动九十周年这个契机,我准备用一个小系列《五四漫谈》来把我对自由、民主、科学的认识谈一谈。特别是其中的科学的部分,是我早就想写出来的,这次希望能尽力写出我自己的全部的浅薄的认识,自勉一下。

    我们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就不得不谈一下五四运动本身。实际上,五四运动是一场单纯的反对中国在巴黎和会条约中签字后来演变为暴力行为的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扯不上关系。然而,“这场短短几个小时的抗议活动后来被称为运动、再后来被说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摇篮、再后来成为民主与科学的标志、最后成了一个90后年人们还在热情庆祝的节日,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时间上,它发生在一个叫新文化运动的内部。人们需要对这个时间边界模糊、内容复杂多元、人物谱系分散的新文化运动确定一个标志性事件,于是指认了五四运动。”(源自:http://www.drunkpiano-liuyu.net/?p=317)。

    实际上,思想界文化界对狭义的五四运动持否定态度的不乏其人,比如胡适,比如李敖(参见胡适《再谈"五四"运动》以及李敖《谈五四》)。李敖甚至将五四运动作为文化运动政治化的岔道加以批判。这里我不去讨论李敖的观点的是非,只是需要指明,我这里借五四运动这个契机,想纪念的却是伟大的新文化运动,对比狭义的五四运动,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的五四运动。

    我在这里还继续将范围缩小,我在这里想写一个系列纪念的新文化运动,不会涉及其中的白话文运动与打倒旧道德的运动,虽然前者是非常值得纪念的。我的系列只谈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赛先生(science,科学)。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贤们总结直指核心,九十年前的中国缺乏的就是德先生与赛先生,而今日之中国,何尝不是如此呢?九十年过去了,我们有何改变呢?我会讨论这些问题。

    作为开篇之结语,我觉得,把一个以暴力收场的不成功的街头民主运动,把这样一个与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理念相背驰的运动,作为伟大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加以纪念,这何尝不是一种历史的无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