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6日

我们身上的的十字架——《夹边沟记事》

导言:那三年困难时期的事情仅仅是“一个教训”吗?我看是背负在我们“礼仪之邦”每一个人身上的历史的十字架。

-------------------------------

正文:

    终于读完了这本令人不忍卒读的《夹边沟记事》,阅读的心情从最开头的悲愤转化为麻木。该死,我也成为了鲁迅笔下那种麻木嘴脸的中国人。

    “夹边沟,地名,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境内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这里曾经有一个劳改农场。1957年10月至1960年底,近3千名右派分子被关押在这里劳动改造。恰逢中国大饥荒,粮食定量急剧减少,约1500人饥饿而亡。”(引自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B9%E8%BE%B9%E6%B2%9F

    其实,对整个中国来说,饿死1500人,不是什么“大事”。当我们站在千里之外,几十年后的繁荣都市,来对这段历史评头论足的时候,真的,饿死1500人,确实不是什么大事。就像某地委书记训斥夹边沟农场书记梁步云说的:“死几个犯人怕什么?干XX主义哪有不死人的,你尻子松了吗?”

    然而,当这本书用鲜活的故事把这些饿死和病死的人一个一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从第一页就已经不能保持那种“不是大事”的乐观的情绪。

    夹边沟,当年的条件是:1、每天只有半斤粮食定量,而且基本是以野菜充数;2、甘肃冬天零下20度住在地窝子里,没有火炉。设想一下,以这样的条件我们自己能活多久?所以,他们一个一个的死亡,就像倒下的麦子杆那样不值钱。

    然而,对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冷冰冰的死亡的描写却只占到了这本书的极少部分。事实上,这本书描写死亡大多数时候是轻描淡写的,一天往往就要倒毙10几个右派的地方,饿死、病死实在也算不了什么大事情了。

    读这本书更加让人压抑的事是,在死亡面前,人与人之间的那点儿道德底线已经荡然无存,已经“变为”一种禽兽的社会关系,处处充满着自私、冷漠、告密、偷窃、抢劫、尔虞我诈、甚至吃人……一切人类所谓丑恶的行径,在这小小的夹边沟农场一幕一幕的上演。注意,我很想用“堕落”这个词,但是,最终我用了“变为”,因为我实在没有任何立场指责夹边沟农场的那些右派们。如果当年我在那里,恐怕只会比他们丑恶一百倍。

    这依然还不是这本书最为压抑的地方,因为,书里的死人已经看到麻木了,道德荡然无存算什么?麻木的我,翻开这本书依然喘不过气来,因为一种情绪——绝望。

    绝望的是生活:

    ——他们,看着身边一个一个倒毙的同伴,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结束,更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他们,虽然是“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却每时每刻被当作“人民”公敌。

    ——他们,中国之大,却无处可逃,夹边沟是一个宿命死死的缠着他们,让他们即便想在街上流浪也不行。

    ——他们,无从反抗自己的命运,其实,更绝望的是,不光是他们,连我们今天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该怎么反抗?反抗谁?

    更加绝望的是人性:

    ——有的人,给家里人一封一封家书述说自己的情况的糟糕,家里人却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亲人,象征性的寄来的吃的东西是杯水车薪。

    ——有的人,逃跑出了夹边沟,幸运的逃回了家里,却被自己的母亲通知了公安局。

    ——有的人,女婿就在夹边沟所在县的部队当领导,死的时候,女儿女婿“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摆脱了牵连上右派的危险。

    其实,这本书很朴实,没有我说的这些花哨的东西,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鲜活的故事,平铺直叙的故事。然而,一个故事就像一个烙印,烙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基督教说每个人都有原罪,我觉得民族也有。即便是这样死了一个人,也是扇在我们“礼仪之邦”脸上的耳光。何况是1500人?何况是1000万人!

    问题是,谁是这累累血债的刽子手呢?谁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呢?我不知道。这恰恰是最恐怖的地方,好像每个人都在按章行事,每个人都没有错误。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却不声不息,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哪里出了问题?哪里这么扭曲?这个我知道,不能说。

    左粪们还在怀念那个时代,说:那个时代没有贪污……那个时代人和人比较平等……。人性都没有了,贪污算什么?平等算什么?;人性都没有了,还讲什么“资本主义的腐朽和XXXX的先进”?还有左粪今天还在铁血之类的破地方争论优越性的问题。醒醒吧,《夹边沟记事》的耳光还不够响亮吗?早就有人指出了: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给人性一点儿面子吧,争论个屁!

1 条评论:

匿名 说...

说可悲都浅薄
除了长吁短叹,还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