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0日

谈网络言论

尔上了新华网,看到了首页上这篇推荐的文章,很有感慨。

 

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网络舆论 民意汇入中南海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4/10/content_4404242.htm

 

文章当中指出,中央领导重视网络舆论,这本来是好事,但是我隐隐约约感到了不安。

 

这可能是中国报纸第一次这么高规格报道政府对舆论的重视,这是好事情,表明政府意识到不走政治改革之路是行不通的,政治改革的一个要点是让人民参政,人民参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自由的舆论(不是被控制的舆论)。网络是一个自由的地方,远比报纸和电视自由得多,虽然国内的网络管制非常厉害,但是不失为一个搭载自由舆论的平台。

 

但是我们说舆论不等同于网络舆论。

 

首先,中国网民虽然达到了1亿以上,但是非网民的数量仍然是主流。网络的使用者这个群体有显著的特点,也有显著的偏向性。比如这个阶层是比较有经济基础的群体,这个阶层基本上都生活在城镇当中,这个阶层的人大部分受过一定的科技教育,这个阶层的人年轻化的特点明显等等。这些显著的特点造成了显著的偏向性。比如生活在城镇当中就会对城镇的事情更加关注而忽视农村,年轻化的特点明显就会具有年轻人一些普遍的毛病。举个例子说明,去年最热门的娱乐事件超级女生,30岁以上的人对超级女生的关注很少,主要关注群体是少年和青年,而这部分人刚好和网络使用者的年龄有很大的重叠,于是网络就成为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如果局限于网络,那么就会得出超女是全民运动的结论,而事实并非如此。

 

其次,相当部分网民有上网看新闻的习惯,但是浏览不等同于评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大部分人对于国际国内大事的新闻是不会去评价的,看过就算了,人们更乐于评价和思考自己身边的事情,比如北大学生对于食堂的饭菜价格的关注就远大于对于萨达姆的关注。爱去对这类新闻进行评价的人或者对这类事情爱提出自己观点的人或者爱上这类网站(比如强国论坛)的人往往对这类事情有着很高的兴趣,能引起兴趣的点很多,但是不外乎两种情况,自己对这件事非常的赞同,看到不赞同的声音如鲠在喉;还有就是对这件事情非常不赞同,不说也如鲠在喉。大家可以看看一般新闻的评论,或者这类论坛的帖子,大部分回复都是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发表评论的人的声音是激进的声音。或者做一个比喻,一般来说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按人数统计,近似于正态分布,两头的人少,而中间的人多,那么发表评论的人大多数都属于两头,而中间的人可能看看就算了不会留下评论。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上面谈到了网络评论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看任何完全的舆论自由是不是可取的。我们设想一堆人坐在一起谈论政治话题,谈论到热烈的地方,总是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两个人和另外一两个人因为观点的不同争执起来,谁也不能说服谁,而另外的人在旁边倾听,偶尔说一两句无足轻重的话。这个现象我记得叫做“沉默的大多数”。这堆人的人数越是庞大,沉默的大多数就越多,争执的往往是少部分人。如果这时候来一个观察者来观察这堆人,他往往会觉得这堆人所持有的观点很可能与在争执中占上风的人的观点相同。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当有一两个激进的人表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如果没有引起整体性的反感,而是获得了相当部分的支持,那么少数观点不相同的人就很可能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否则可能造成支持的人因为人数的优势对少数的人做出不利的举动。这叫做“多数人的暴政”。如果这时候还是来一个观察者,他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堆人的观点就是那个被表述出来的观点,因为他观察不到反对的声音。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出现,现代民主政治的游戏规则中都有相应的措施。比如为了应对沉默的大多数这个情况,现代政治制度中发明了选举这个廉价的,并且能够并行的表达方式,不像讨论,同时只能有一个观点得到表达,另外也规定政府有职责鼓励更多的选民出来选举,激发沉默的大多数。为了对付多数人的暴政,一般现代的选举制度都是公开投票但是秘密写票,而不是举手等方式,这让每个选民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不必在乎多数人的观点。甚至在最需要自由的地方——议会里面,也规定,对于一个法案,每个议员只有一次发言机会,这就从本跟上防止了少数人争论而造成的沉默的大多数。

 

网络舆论当然也存在这两种情况。比如在日本的问题上,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不关心的,或者没什么意见的,这是沉默的大多数。同时极度的民族主义的极左派声音在网络上占到了上风,而温和的右派与中间派,甚至温和的左派的任何言论都有被极左派戴上卖国帽子的危险。这样,右派、中间派和温和左派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处境不利而不发表言论,这是事实上的多数人暴政。这样一个外部的观察者就会认为,中国的网民的极端爱国主义情绪泛滥。其实问题没有这么严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就是网络的使用者是特定的人群,这群人的意见有一定的偏向性,网络中的言论并不能准确的体现全体网络使用者的意见,另外由于完全自由的关系,网络中的舆论总是偏向于激进。决策者重视网络的舆论没有错,但是如果真的以为这是民意的体现就错误了,只能说这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愿,作为参考是可以的,要把这个作为决策的民意依据就是不对的了。

 

批评完了提一些建议,在现在的制度下如果真的想知道民意也不是没有可行的办法。如果想通过网络汇集民意,可以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乐于在网络中留下言论。抛开网络不谈,其他地方也可以做到。比如用各种方法使各级人民代表加强履行倾听其选民意见的职责,让人民代表作为决策者和人民的沟通桥梁汇集民意。这个方法是各国通行的方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其实决策者愿意倾听民意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鼓励而不是批评,但是各国的实践证明,在建立民意到达决策者的通道的过程中,有很多弯路的存在,我们建立这种倾听,应该尽量避免走弯路,让真正的民意影响决策者的决定。

没有评论: